鄂尔多斯高原软梁、硬梁弃耕农田土壤水分入渗特性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易三桂; 蔡文涛; 来利明; 周继华; 张晓龙; 管天玉; 姜联合; 郑元润![]() |
刊名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 |
出版日期 | 2018 |
卷号 | 16期号:05页码:49-56 |
关键词 | 灌丛化 弃耕农田 土壤水分入渗 Kostiakov-Lewis模型 鄂尔多斯高原 |
ISSN号 | 2096-2673 |
DOI | 10.16843/j.sswc.2018.05.007 |
英文摘要 | 土壤水分入渗特性与不同层次土壤水分密切相关,影响农田弃耕后的植被演替过程。为深入理解鄂尔多斯高原弃耕农田土壤水分入渗随植被演替的变化规律,以鄂尔多斯高原软梁、硬梁不同年限的弃耕农田为对象,采用双环入渗仪测定土壤水分入渗参数,利用Kostiakov-Lewis模型模拟软梁和硬梁弃耕农田(共计12个弃耕类别)的水分入渗过程,分析它们的水分入渗规律。结果表明:1)软梁土壤初渗速率随弃耕年限增加呈不显著的降低趋势;稳渗速率和累积入渗高度随弃耕年限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且在弃耕10年时显著降低; 2)硬梁土壤初渗速率、稳渗速率和累积入渗高度随弃耕年限增加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在弃耕10~15年之间明显升高。随弃耕年限增加,软梁土壤水分入渗浅层化,硬梁土壤水分入渗能力有所提高。研究结果可为鄂尔多斯高原弃耕农田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
语种 | 中文 |
资助机构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鄂尔多斯高原灌丛化草地恢复过程和机制”(41330749,41401105) |
源URL | [http://ir.ibcas.ac.cn/handle/2S10CLM1/23003] ![]() |
专题 | 中科院北方资源植物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大学 2.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方资源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易三桂,蔡文涛,来利明,等. 鄂尔多斯高原软梁、硬梁弃耕农田土壤水分入渗特性[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8,16(05):49-56. |
APA | 易三桂.,蔡文涛.,来利明.,周继华.,张晓龙.,...&郑元润.(2018).鄂尔多斯高原软梁、硬梁弃耕农田土壤水分入渗特性.中国水土保持科学,16(05),49-56. |
MLA | 易三桂,et al."鄂尔多斯高原软梁、硬梁弃耕农田土壤水分入渗特性".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16.05(2018):49-56.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植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