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水分胁迫对不同倍性小麦穗部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及转运的影响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李媛媛2; 李玉萍2; 王楠2; 李红兵2; 张岁岐1,2
刊名麦类作物学报
出版日期2018
卷号38期号:3页码:285-292
关键词不同倍体小麦 干物质积累和分配 产量 贡献率
英文摘要

为了进一步挖掘小麦穗部的干物质生产潜力,以野生一粒小麦( Triticum boeoticum ,二倍体)、野
生二粒小麦( T .
dicoccoides ,四倍体)、碧蚂 1 号( T . aestivum Bima 1 ,六倍体) 3 种不同染色体倍性小麦为材
料,在干旱和灌水两种水分处理下,比较不同倍性小麦品种穗部干物质分配规律、转运特性及对产量的贡献
率。结果表明,在两种水分条件下,不同倍体小麦穗部各器官干物质分配规律存在差异,与六倍体和二倍体小
麦相比,四倍体小麦的穗轴、颖壳干物质分配率最低,其花前干物质转运量、转运效率及对籽粒的贡献率最高。
六倍体的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均大于其他两种小麦。水分胁迫由于降低了营养器官开花
前贮藏同化物向籽粒的再分配及花后干物质的积累与转运,从而降低了产量。水分胁迫下,四倍体小麦的产
量下降幅度最小,可能与四倍体小麦穗部干物质分配率低、转运效率高有关,其穗部器官干物质能更多地向籽
粒转运分配,滞留物最少,使得千粒重增加。因此,水分胁迫下,四倍体小麦表现出更强的耐旱性。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10350]  
专题水土保持研究所_水保所知识产出(1956-2013)
作者单位1.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2.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媛媛,李玉萍,王楠,等. 水分胁迫对不同倍性小麦穗部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及转运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18,38(3):285-292.
APA 李媛媛,李玉萍,王楠,李红兵,&张岁岐.(2018).水分胁迫对不同倍性小麦穗部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及转运的影响.麦类作物学报,38(3),285-292.
MLA 李媛媛,et al."水分胁迫对不同倍性小麦穗部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及转运的影响".麦类作物学报 38.3(2018):285-292.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