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张缓3; 穆兴民2,3; 高鹏1,2,3
|
刊名 | 水土保持研究
 |
出版日期 | 2021
|
卷号 | 28期号:3页码:45-52 |
关键词 | 黄土高原
持水能力
不同植被带
立地条件
枯落物蓄积量
|
英文摘要 | 枯落物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和拦蓄径流的功能,研究不同立地条件对枯落物蓄积量及水文功能的影响对
于评价黄土高原生态恢复过程中枯落物的水土保持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选择黄土高原典型植被带为调查样点,以
不同立地条件下草本群落枯落物为研究对象,对枯落物的蓄积量及水文特征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 1 )不同植
被带枯落物蓄积量表现为森林带( 154.
25~392. 95g / m
2 )
> 森林草原带( 151. 27~287. 58g / m
2 )
> 草原带( 109. 24~
174. 81g / m
2 ),枯落物蓄积量总体表现为阴坡 > 阳坡,沟坡 > 梁坡;(
2 )不同立地条件下枯落物自然含水率、最大持水
量、最大吸湿比均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森林带、森林草原带、草原带枯落物自然含水率的变化趋势分别为 28%~
54. 5% , 26. 8%~41% 和 20. 7%~31. 3% ,最大持水量分别为自身的 3. 26~3. 64 , 2. 94~3. 2 , 1. 63~1. 92 倍,最大吸湿比
分别为 3. 26~3. 64 , 2. 94~3. 21 , 2. 63~2. 92 。( 3 )不同立地条件下枯落物持水量和浸水时间存在显著对数函数关系
( R 2 >0.
91 ),吸水速率和浸泡时间存在幂函数关系( R 2 >0. 99 );( 4 )枯落物有效拦蓄量表现为森林带( 219. 86~787. 09
g / m
2 )
> 森林草原带( 188. 15~437. 7g / m
2 )
> 草原带( 99. 89~181. 22g / m
2 ),表明森林带对径流拦蓄的贡献率最大,其
次为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立地条件对枯落物蓄积量和持水性能影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科学评价黄土高原生态恢
复过程中枯落物水土保持效益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10449]  |
专题 | 水土保持研究所_水保所知识产出(1956-2013)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大学 2.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水土保持研究所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张缓,穆兴民,高鹏. 黄土高原不同立地条件下枯落物蓄积量及持水特征[J]. 水土保持研究,2021,28(3):45-52.
|
APA |
张缓,穆兴民,&高鹏.(2021).黄土高原不同立地条件下枯落物蓄积量及持水特征.水土保持研究,28(3),45-52.
|
MLA |
张缓,et al."黄土高原不同立地条件下枯落物蓄积量及持水特征".水土保持研究 28.3(2021):45-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