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配体参与的铱催化的碳氢键硼化反应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刘路华 |
答辩日期 | 2021-05-24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授予地点 | 北京 |
导师 | 徐森苗 |
关键词 | 碳氢键活化,铱,合成方法,硼 C-H Activation,Iridium,Synthetic Methods,Borylation |
学位名称 | 理学博士 |
学位专业 | 有机化学 |
其他题名 | 无 |
英文摘要 | 有机硼化合物因其在合成化学、药物开发、有机材料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备受关注。有机硼化合物的相对稳定性和在一定反应条件下的高反应活性,使它们成为了有机合成中最重要的合成子之一。过去十几年,过渡金属催化的C-H硼化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兴趣。尤其是铱催化体系已经成为一种非常实用的制备有机硼化合物的方法,促进了新型有机材料、天然产物和精细化学品的合成。区域选择性可控的C-H硼化方法是这一领域的一大难点。虽然涌现出了一大批新的策略和方法极大地扩展了底物的范围、提高了反应效率和拓展了有机硼化合物的种类,但是依然存在许多挑战性,比如,区域选择性可控的C(sp3)-H硼化反应。 烷基硼酸及其衍生物在合成化学和药物开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其中,β-氨基硼酸类化合物可以作为许多生物活性化合物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更是引起了人们的兴趣。目前,合成这类化合物可通过α-氨基硼酸酯的增碳反应、烯烃的1,2-胺化硼化反应、酰胺的硼氢化反应、α-脱氢氨基酸衍生物的共轭硼化、1,1-二硼烷烃对亚胺的1,2加成和2-芳基氮丙啶的硼化开环化反应获得。然而,上述方法中底物的反应位点都需要预先活化,存在原子和步骤经济性差、步骤繁琐等问题。 本论文实现了铱催化的吡唑导向的无配体参与的区域选择性C(sp3)-H键硼化,该反应发生在N原子β位,可以构建一系列β-氨基硼酸酯衍生物。以3,5-二甲基-1-苯乙基-4H-吡唑为模板底物,该反应的最优条件为1.5当量的B2pin2(联硼酸频哪醇酯),1 mol% [Ir(cod)OMe]2 (cod = 1,5-环辛二烯),正庚烷为溶剂(2 mL),在100 oC下反应24 h。将反应粗产物直接氧化,两步反应能以90%的分离收率得到氧化产物。该反应具有非常广谱的官能团兼容性,实现了29种不同底物的硼化反应,产物收率为51-94%。所获得的硼化产物粗产品可以进行多种转化,包括C-F和C-C键的构建。此外,通过臭氧解实现了将吡唑基转化成酰胺官能团,表明当前方法在合成1,2-官能化胺衍生物中的潜力。 |
语种 | 中文 |
页码 | 111 |
源URL | [http://ir.licp.cn/handle/362003/29111] ![]() |
专题 | 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_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大学 2.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刘路华. 无配体参与的铱催化的碳氢键硼化反应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