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液固搅拌槽中固液相停留时间分布性质的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郭灵虹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1986-06-30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导师杨守志
中文摘要本文研究和测量了液固两相搅拌槽系统中的固体颗粒和液相的停留时间分布。主要是研究固体颗粒的停留时间分布,研究液相的停留时间分布是为了与相同状态下的固体颗粒的停留时间分布作一对照和比较。根据搅拌槽中流体的宏观流状态,把搅拌槽依搅拌浆位置分为上下两完全混合区。两区六间存在一定的交换。建立两槽模型描述液固两相的停留时间分布。根据出口位置不同,选用不同的联接方式组成不同的两槽模型描述出口位置不同对液固两相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从影响液固搅拌槽系统中固体颗粒的悬浮的众多因素中挑选出固体颗粒浓度 C_s。搅拌浆的转速n,以及搅拌槽的液位高度H作为实验的操作参数。考察实行对液固两相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并且将模型的参数-上下两区间交换系数可进行的相应的无因次数相关系。实验用固体颗粒为砂子,液相为一般自来,固体颗粒示踪剂是比重与砂子十分近似,且粒度范围相同的石灰石颗粒。液相示踪剂为10%的kce溶液。固体颗粒的示踪办法采用阶跃函数示踪法。液相示踪办法是脉冲函数示踪法。实验结果表明:两槽组合模型将较好地拟合液固搅拌槽内固体颗粒和液相的停留时间分布。处于第一临界搅拌转速以上的液固搅拌槽系统,混合良好,比较接近于完全混合。交换系数可作为一个描述上下两口的组合模型与完全混合差别的一个定身指标。实验结果整理为如下经验式:出口上:固体颗粒:k = 6.52 * 10~(-3)(nd~2/ν)~(0.9244) (H/a)~(0.063) C_s~(0.6914) 液相:k = 12.9184 (nd~2/ν)~(0.028) (H/a)~(-0.0Ti) C_s~(0.1298) 出口下:固体颗粒:k = 6.88 * 10~(-3)(nd~2/ν)~(0.9701) (H/a)~(0.019) C_s~(0.8101) 液相:k = 32.8068 (nd~2/ν)~(0.14) (H/a)~(0.012) C_s~(0.0132)。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3-09-27
页码96
源URL[http://ir.ipe.ac.cn/handle/122111/2045]  
专题过程工程研究所_研究所(批量导入)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郭灵虹. 液固搅拌槽中固液相停留时间分布性质的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1986.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过程工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