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天曼典型森林植被碳库及其分配格局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齐光; 杜晓军; 高贤明; 刘永刚; 焦志华; 程立平; 叶继旺 |
刊名 | 江苏农业科学
![]() |
出版日期 | 2019 |
卷号 | 47期号:13页码:158-163 |
关键词 | 宝天曼 碳密度 器官碳库 分配格局 |
ISSN号 | 1002-1302 |
DOI | 10.15889/j.issn.1002-1302.2019.13.039 |
英文摘要 | 森林类型和群落结构是影响森林植被碳库分配格局的重要因子。拟揭示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栓皮栎林(幼龄)、鹅耳枥林、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植被碳库及其分配格局,明确森林类型和群落结构对研究区森林植被碳库及其分配格局的影响。采用样地调查法结合木本树种的异速生长方程的方法获得植被碳库,进而划分植物器官碳库以及群落径级。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的方法,分析林型和群落结构对森林植被碳库及其分配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栓皮栎林、鹅耳枥林、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4种林型的总植被碳库分别为54.86、102.22、116.91和132.16 t/hm~2。中龄林和幼龄林间的地上植被碳库、总植被碳库差异显著(P树枝>树根>树叶,栓皮栎林具有最大的根冠比。(2)栓皮栎林、鹅耳枥林和针叶林都以小树[胸径(DBH)鹅耳枥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的趋势,而大树(DBH为50~60 cm)的贡献率则表现为针阔混交林大于其他林型。栓皮栎林中小树对总植被碳库的贡献率为地下大于地上,针阔混交林中大树对植被碳库的贡献率为地上大于地下。建议森林管理应针对不同林型和林龄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经营方案,以保持较高的植被碳库水平。 |
语种 | 中文 |
资助机构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601057、41471045、31370586、41771036)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专题(编号:XDA0505020305) |
源URL | [http://ir.ibcas.ac.cn/handle/2S10CLM1/23206] ![]() |
专题 | 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2.平顶山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3.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齐光,杜晓军,高贤明,等. 宝天曼典型森林植被碳库及其分配格局[J]. 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3):158-163. |
APA | 齐光.,杜晓军.,高贤明.,刘永刚.,焦志华.,...&叶继旺.(2019).宝天曼典型森林植被碳库及其分配格局.江苏农业科学,47(13),158-163. |
MLA | 齐光,et al."宝天曼典型森林植被碳库及其分配格局".江苏农业科学 47.13(2019):158-163.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植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