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5种栎属树木多度分布及其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张雪皎; 高贤明; 吉成均; 康慕谊; 王仁卿; 岳明; 张峰; 唐志尧 |
刊名 | 植物生态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19 |
卷号 | 43期号:9页码:774-782 |
关键词 | 广义线性模型 广义加性模型 随机森林模型 物种分布模型 |
ISSN号 | 1005-264X |
英文摘要 | 植物分布与气候之间的关系是预估未来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影响的实现基础。以往的物种分布模型通常以物种的分布区或者分布点的物种存在数据作为物种分布的响应变量。相较于物种存在数据,多度反映了一个物种占用资源并把资源分配给个体的能力,更能衡量物种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影响。该研究通过野外调查获取了华北及周边地区1 045个样方的栎属树木多度,利用广义线性模型、广义加性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模拟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麻栎(Q. acutissima)、槲栎(Q. aliena)、锐齿槲栎(Q. aliena var. acuteserrata)和蒙古栎(Q. mongolica) 5个树种多度的地理分布及未来2个不同时期(2050年和2070年)的潜在分布。结果表明:随机森林模型对5个栎属树种的多度的拟合结果要优于广义线性模型和广义加性模型;典型浓度路径(RCP)8.5下的5个栎属树种在未来两个时期的多度变化幅度都要大于RCP2.6下的变化,在超过一半面积的区域中麻栎、槲栎、锐齿槲栎和蒙古栎的多度减少,其中内蒙古东北部和黑龙江北部地区是5种栎属植物多度减少的集中分布地区。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需要加强对这几个区域的监测与物种保护。 |
语种 | 中文 |
资助机构 |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1FY110300和2015FY210200)~~ |
源URL | [http://ir.ibcas.ac.cn/handle/2S10CLM1/23396] ![]() |
专题 | 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 2.西北大学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自然资源学院 5.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6.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7.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张雪皎,高贤明,吉成均,等. 中国北方5种栎属树木多度分布及其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2019,43(9):774-782. |
APA | 张雪皎.,高贤明.,吉成均.,康慕谊.,王仁卿.,...&唐志尧.(2019).中国北方5种栎属树木多度分布及其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植物生态学报,43(9),774-782. |
MLA | 张雪皎,et al."中国北方5种栎属树木多度分布及其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植物生态学报 43.9(2019):774-782.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植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