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长江口生态网络结构变异和驱动效应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王远超
答辩日期2022-05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导师线薇薇
关键词渔业资源 稳定碳氮同位素 贝叶斯模型 能流网络 营养动力学
学位名称理学博士
英文摘要

本研究以生态系统能流网络为视角,探索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生态系统渔业资源开发现状、捕食结构、历史网络更新、环境要素以及不同渔业参考点对生态系统的驱动效应。应用基于有限数据的体长频率贝叶斯评估方法(Length-based Bayesian Biomass estimator,简称为LBB),结合生长模式和生长表现指数,评估了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七种鱼类群体(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赤鼻棱鳀Thryssa kammalensis、凤鲚Coilia mystus、黄鲫Setipinna tenuifilis、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细条天竺鲷Jaydia lineata、镰鲳Pampus echinogaster)的资源开发状态及重要管理参考点;根据2019-2020年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渔业资源稳定碳氮同位素数据,分析了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特征,并综合胃含物分析数据、文献追踪数据先验信息,利用分层贝叶斯混合模型(EcoDiet)构建具有代表性的食性组成矩阵,将不确定性引入食性拓扑结构;利用基于分层贝叶斯混合模型获得的食性矩阵,构建1985年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生态系统能流网络模型(YE1985updates),将主要资源物种细化为功能组,并更新初级生产量输入,模型构建经过严格的检验步骤和营养关系合理化检验;基于YE1985updates生态系统模型回溯1985-2020年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主要资源群体的营养结构时间动态,模型拟合基于15种渔业资源群体生物量时间序列、2种生物量强迫序列和2种渔获量强迫序列,基于主要资源群体生物量时间序列和主要环境因子时间序列开展相关性分析,分析主要环境驱动要素,评估基于不同单一物种评估方法获取的小黄鱼、镰鲳和龙头鱼三种资源群体的管理参考点的管理效果和生态系统影响。

1)生长模式图(auximetric plots)和生长表现指数(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与资源评估模型相结合,为相关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指导。只有两个LBB模型显示其对应的渔业资源状态健康且捕捞压力较小(F/M<1),它们分别是2018年的黄鲫和细条天竺鲷,表征了渔业资源捕捞压力较大问题的普遍性。极限体长评估值的不确定性相对于B/B0来说较小,赤鼻棱鳀、小黄鱼和镰鲳生物量衰减较严重。镰鲳和细条天竺鲷的极限体长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减小,相反的是,他们的B/B0平均值均出现小幅度的增加,并且两个时期镰鲳B/B0的置信区间重叠部分较小,更有说服力。同一年中,黄鲫相对资源量B/B0接近0.5,比凤鲚的资源状态要好。细条天竺鲷和赤鼻棱鳀倾向于较小的体型和较快的生长速度,他们的极限体长接近历史记录的中位数。长江口的凤鲚和黄鲫的极限体长要高于FishBase中的记录值。细条天竺鲷是唯一一个生长表现参数低于历史记录中位数的物种,而镰鲳的生长表现参数高于历史记录的中位数。龙头鱼的生长表现参数在七个物种中最大,其次是镰鲳,细条天竺鲷最小。

2)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稳定氮同位素δ15N均值在6.99‰~13.49‰δ13C均值在-19.74‰~-12.43‰,其中鮸鱼(Miichthys miiuy)(>350mm)个体的δ15N最大,说明其偏向于高营养级,黄鮟鱇(Lophius litulon)(<100mm)的δ15N最小,说明其营养级与其他物种相比较低,红线黎明蟹(Matuta planipes)的δ13C最大,带纹条鳎(Zebrias zebra)(>200mm)的δ13C在鱼类中最大,说明他们倾向于底栖食物或主要分布在底层水体的食物,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100~200mm)的δ13C最小,说明这个体长组的棘头梅童鱼倾向于较上层的食物或活动水体偏上的食物。渔业资源生物营养级在2.141-3.583之间。黄鮟鱇体长组的营养级跨度最大。研究区域先验胃含物数据与文献数据具有很好的互补性,结合稳定同位素数据,减少了因为忽略某一捕食关系而导致的营养级联效应的错误概率。

3YE1985updates模型显示1985年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功能组相对重要性指数显示,浮游动物是最关键的功能组,按照营养级划分,第二营养级中浮游动物最关键,第三营养级中虾虎鱼类最关键,高营养级中海洋哺乳动物较关键,其次是黄鮟鱇。浮游植物向第二营养级输送的能流比碎屑要大,浮游植物进入碎屑的比重也最大。初级生产量和碎屑的数量级和生态系统能流输出的数量级相差三倍,系统能流主要进入第二营养级,而第二营养级向高营养级输出的能流比重较低,较大一部分通过呼吸消耗或者进入碎屑。与源模型相比,模型YE1985updates显示生态系统能流规模较高,净初级生产量较高,总消费量和呼吸量出现小幅下降,生态系统成熟度有所降低,杂食性指数增高。渔获物平均营养级降低明显,表明新模型评估的渔业资源开发强度比原模型预估的要高,高营养级捕食者占比更低,冗余占比显示新模型评估的系统可发展空间较高。

4)长江口年度输沙量与小黄鱼、镰鲳、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赤鼻棱鳀、刀鲚(Coilia nasus)、海鳗(Muraenesox cinereus)、黄鲫、棘头梅童鱼、鳓(Ilisha elongata)、皮氏叫姑鱼(Johnius belangerii)均有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年度径流量与赤鼻棱鳀、黄鲫、龙头鱼有正相关关系,海洋表面温度异常三年平均和PDO都与黄鮟鱇有正相关关系,黄鲫与暖池(WP)有负相关关系,冷舌(CT)与龙头鱼和鳀(Engraulis japonicus)都有正相关关系。1985-2020年,生态系统总体生物量未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动,鱼类生物量下降近1.5t/km2,且接近2020年时有反弹迹象,无脊椎动物与鱼类生物量的比重有所增加,中下层生物资源量总体维持在1.5t/km2,中上层生物生物量在2000年下降至2.0t/km2,降幅1t/km2;中上层生物量比重下降,1995年前后,捕食者生物量下降明显,Kempton’s Q指数和香农指数均显示1985-2020年,生态系统整体生物多样性降低。基于Beverton-Holt模型得出的Fmax参考点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这个管理参考点可以提升镰鲳和小黄鱼资源量和整个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同时不影响生态系统总渔获量。不同的管理参考点将会引起生物多样性和渔获物平均营养级的不同程度和不同阶段的提升,大幅度降低渔业资源开发强度可能会在一定时期内牺牲掉一部分生态系统总渔获量。

学科主题种群生态学 ; 群落生态学 ; 生态系统生态学
语种中文
目次

. I

Abstract V

第一章 绪论. 1

1.1 研究海域渔业资源... 1

1.1.1 渔业资源历史开发状态... 1

1.1.2 渔业资源优势种变化... 2

1.1.3 渔业资源物种数波动... 3

1.1.4 渔业资源开发环境... 3

1.2 研究海域渔业资源与环境要素... 4

1.2.1 鱼类与环境要素... 4

1.2.2 无脊椎动物与环境要素... 5

1.3 Ecopath and EcosimEwE)模型研究... 5

1.3.1 生态系统营养结构... 5

1.3.2 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 8

1.3.3 EwE模型应用阶段... 10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

1.4.1 研究目的... 11

1.4.2 研究意义... 12

第二章 基于LBB模型评估七种渔业资源种群的资源状态. 13

2.1 前言... 13

2.2 材料与方法... 14

2.2.1 调查海域... 14

2.2.2 采样方法... 15

2.2.3 生长模式... 16

2.2.4 基于体长频率的贝叶斯种群评估方法... 17

2.3 结果... 19

2.4 讨论... 25

2.4.1 资源状态评价标准... 25

2.4.2 饵料生物... 27

2.4.3 经济鱼类... 28

2.5 小结... 29

第三章 基于分层贝叶斯整合食性方法构建食物网营养结构. 31

3.1 前言... 31

3.2 材料与方法... 32

3.2.1 调查海域... 32

3.2.2 碳氮稳定同位素采集与测样... 32

3.2.3 胃含物数据与文献补充数据... 33

3.2.4 分层贝叶斯建模框架估算捕食关系... 34

3.3 结果... 34

3.3.1 稳定碳氮同位素特征... 34

3.3.2 整合食物网结构构建... 38

3.4 讨论... 45

3.5 小结... 47

第四章 基于整合食性数据构建营养网络历史背景模型. 49

4.1 前言... 49

4.2 材料与方法... 51

4.2.1 调查海域... 51

4.2.2 模型基本原理... 51

4.2.3 YE1985. 51

4.2.4 YE1985updates. 51

4.2.5 模型初始参数... 51

4.2.6 模型平衡... 55

4.3 结果... 56

4.3.1 模型初始化参数... 56

4.3.2 生态系统特征指标... 60

4.3.3 关键功能组与营养相互作用... 61

4.4 讨论... 64

4.5 小结... 66

第五章 整合种群和生态系统模型评估长江口渔业资源动态. 67

5.1 前言... 67

5.2 材料与方法... 68

5.2.1 Ecosim时间动态模型... 68

5.2.2 单一种群评估方法... 69

5.2.3 相关时间序列... 69

5.2.4 情景设置... 70

5.3 结果... 70

5.3.1 饵料生物、资源群体与环境驱动因子... 70

5.3.2 渔业资源种群历史变动回溯... 74

5.3.3 长江口径流量与输沙量生态系统结构响应... 78

5.3.4 不同渔业生产压力下渔业资源响应... 81

5.4 讨论... 84

5.5 小结... 86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87

6.1 结论... 87

6.1.1 基于单一物种资源评估... 87

6.1.2 整合食性数据营养结构构建... 87

6.1.3 构建研究海域历史背景能流网络模型... 88

6.1.4 生态系统时间动态模型构建与管理参考点评估... 88

6.2 展望... 89

参考文献. 91

致谢. 109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nbsp;&nbsp; 111

资助项目NSFC-Shandong Joint Fund for Marine Science Research Centers[U1606404] ;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31872568] ;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41976094]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78276]  
专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远超. 长江口生态网络结构变异和驱动效应[D].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2.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