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我国近海球形棕囊藻和抑食金球藻种下遗传多样性初探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刘超
答辩日期2022-05-17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导师张清春
关键词有害藻华,球形棕囊藻,抑食金球藻,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
学位名称理学硕士
英文摘要

近二十余年,球形棕囊藻和抑食金球藻在我国近海频发藻华,对海域生态系统、海水养殖业和沿岸工程等造成巨大的威胁。前人研究发现包括我国近海在内的世界沿海的形棕囊藻不仅存在遗传分化,而且出现囊体大小、特征色素组成等生物性状分化。我国球形棕囊藻藻华过程常形成厘米级大小囊体以及特征色素转化等独特现象。但目前对我国球形棕囊藻遗传多样性、以及其遗传分化与生物性状分化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楚。无法为这些独特现象形成机理的阐明提供科学依据,也限制了对我国球形棕囊藻藻华发生机制的深入认识。抑食金球藻褐潮仅先后发生于美大西洋沿岸、南非海域以及我国渤、黄海海域。目前对于我国抑食金球藻是入侵种还是本地种依然存在争议。究其原因是与对抑食金球藻种下遗传分化认识不清楚有关,限制了对我国近海抑食金球藻遗传多样性以及中美抑食金球藻遗传关系的认识。本研究通过研发球形棕囊藻和抑食金球藻的特异性分子标记,对我国近海这两种藻藻华频发海域和大面海域中球形棕囊藻和抑食金球藻种下遗传多样性开展研究,分析其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通过研究得到如下认识:

1)基于棕囊藻叶绿体基因间隔区开发了三对棕囊藻特异性的高分辨率分子标记,其中rbcS-rpl27分子标记分辨率最高,可以将20余株世界不同地理株系的球形棕囊藻分为4个基因分型(Ⅰ~Ⅳ型),厘清了分型与囊体大小、特征色素组成之间的关系,其中型只能形成直径小于3 mm小囊体,以19’-hexanoyloxyfucoxanthinHex-fuco)和19’-butanoyloxyfucoxanthinBut-fuco)为特征色素,而型可形成厘米级大小的囊体,以But-fuco为特征色素。基于抑食金球藻线粒体基因间隔区研发一对抑食金球藻特异性分子标记trnD-dam1。基于该分子标记,发现抑食金球藻不同地理株系间具有遗传分化。

2)基于开发的分子标记开展我国近海大面海域球形棕囊藻和抑食金球藻种下遗传多样性研究,发现这两种藻种下遗传多样性复杂。球形棕囊藻存在7个分型,除了纯培养株系的Ⅰ~Ⅳ型外,还有另外3个无培养株系的分型(Ⅴ~Ⅶ型)。不同海域球形棕囊藻分型组成和相对丰度存在明显差异。渤海绝对优势分型为型,黄海优势分型为型,东海绝对优势为型,南海优势分型为Ⅰ~Ⅳ型和型。抑食金球藻存在包括纯培养株系的型在内的三个分型。其中,型是广布分型,型仅在少数站位检出。型为三个海域的绝对优势分型。我国近海球形棕囊藻和抑食金球藻的不同分型的分布特征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也有差异,可能体现了不同分型的环境适应性。

3)基于开发的分子标记开展我国近海典型海域藻华过程中球形棕囊藻和抑食金球藻种下遗传多样性研究。发现南海海域浮游植物样品中游离球形棕囊藻细胞遗传多样性复杂,优势分型为型,特征色素为Hex-fucoBut-fuco;囊体样品中型占绝对优势,以But-fuco为特征色素。2021年冬季青岛近岸发生球形棕囊藻藻华,为南黄海海域首次暴发。藻华过程出现大量厘米级囊体,其基因分型也为型,以But-fuco为特征色素;提出了我国近海球形棕囊藻藻华主要是由独特巨囊型生态型引发的科学认识。发现2013年和2014年秦皇岛褐潮暴发过程分型相对丰度呈现动态变化,褐潮前期和后期样品中均检出型,但高潮样品中仅检出型。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研发特异性分子标记对我国近海的球形棕囊藻和抑食金球藻种下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对球形棕囊藻遗传分型与性状分化进行关联,提出我国近海能形成厘米级囊体的球形棕囊藻藻华由独特的“巨囊型”生态型引发的认识;初步发现了中国近海抑食金球藻存在种下遗传分化,褐潮暴发时分型的动态变化过程。本研究为球形棕囊藻和抑食金球藻的种下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有力的分子工具,对解析我国近海的球形棕囊藻和抑食金球藻藻华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语种中文
目次

 

1  绪论... 1

1.1 近海有害藻华发展趋势... 1

1.2 球形棕囊藻藻华发生情况及其生物学特征... 2

1.2.1 球形棕囊藻藻华发生情况及其危害... 2

1.2.2 球形棕囊藻生物学特征... 4

1.2.3 开展球形棕囊藻种下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必要性... 6

1.3 抑食金球藻褐潮发生情况及其生物学特征... 7

1.3.1 抑食金球藻褐潮发生情况及危害效应... 7

1.3.2 抑食金球藻生物学特征... 9

1.3.3 开展抑食金球藻种下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必要性... 10

1.4 球形棕囊藻和抑食金球藻种下遗传多样性... 11

1.4.1 遗传多样性的定义... 11

1.4.2 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 11

1.4.3 有害藻华种下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3

1.4.4 球形棕囊藻和抑食金球藻种下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4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2  我国近海球形棕囊藻遗传多样性... 17

2.1 前言... 17

2.2 材料与方法... 17

2.2.1 藻类培养... 17

2.2.2 样品获取... 19

2.2.3 DNA的提取... 26

2.2.4 PCR扩增以及测序... 26

2.2.5 引物设计与选择... 26

2.2.6 克隆文库构建... 27

2.2.7 高通量测序... 27

2.2.8 数据分析... 28

2.3 结果... 29

2.3.1 球形棕囊藻高分辨率分子标记的开发... 29

2.3.2 球形棕囊藻性状分化与遗传特征关联... 42

2.3.3 我国近海不同分型球形棕囊藻地理分布特征... 44

2.3.4 球形棕囊藻不同分型地理分布特征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55

2.3.5 我国典型海域球形棕囊藻遗传特征... 58

2.4 讨论... 61

2.4.1 基于叶绿体基因组开发的球形棕囊藻种下遗传多样性分子标记的适用性... 61

2.4.2 我国近海球形棕囊藻藻华主要由“巨囊”生态型引发... 62

2.4.3 我国近海球形棕囊藻种下分型地理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64

2.5 小结... 66

3  我国近海抑食金球藻种下遗传多样性... 69

3.1 前言... 69

3.2 材料与方法... 69

3.2.1 藻类培养... 69

3.2.2 样品获取... 71

3.2.3 DNA的提取... 74

3.2.4 PCR扩增以及测序... 75

3.2.5 抑食金球藻特异性分子标记研发... 75

3.2.6 克隆文库构建... 76

3.2.7 数据分析... 76

3.3 结果... 76

3.3.1 抑食金球藻高分辨率分子标记的开发... 76

3.3.2 我国近海抑食金球藻种下遗传多样性和地理分布特征... 79

3.3.3 我国近海抑食金球藻不同分型地理分布特征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84

3.3.4 2013年和2014年秦皇岛海域褐潮暴发期间抑食金球藻的组成... 88

3.4 讨论... 90

3.4.1 抑食金球藻高分辨分子标记的适用性... 90

3.4.2 我国近海抑食金球藻种下多样性、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91

3.5 小结... 93

4  结论、创新性和展望... 95

4.1 结论... 95

4.2 创新性... 95

4.3 展望... 96

参考文献... 97

  ... 109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11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78371]  
专题海洋研究所_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超. 我国近海球形棕囊藻和抑食金球藻种下遗传多样性初探[D].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2.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