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产干涉SAR载荷的海浪和海流反演方法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姜秋富![]() |
答辩日期 | 2022-05-17 |
文献子类 | 博士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授予地点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导师 | 徐永生 |
关键词 | 国产干涉SAR载荷,海浪,海流,反演方法 |
学位名称 | 理学博士 |
学位专业 | 物理海洋学 |
英文摘要 | 海浪和海流是海洋动力参数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获取高精度的海浪和海流信息,对于科研、海上工程、监测污染物的流动并优化海洋能源利用、国防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海洋遥感以其长时间尺度、大面积观测的特点成为获取海洋动力要素的重要技术手段。 传统高度计观测模式的发展日趋成熟,但是由于仪器噪音水平与观测方式的限制,难以分辨海面较小尺度上的变化和实行二维宽刈辐同步观测。面向海洋观测的干涉SAR测量技术,克服传统高度计的局限,能够把被观测物理量的微小变化转化为易于测量的相位变化,干涉SAR测量比传统测量在测量小量变化方面有巨大优势,成为新一代海洋遥感发展的一个方向。干涉SAR测量包括交轨干涉(观测海面高度)和顺轨干涉(观测海流)。美国SWOT交轨干涉SAR测高卫星计划于2022年11月份发射,旨在把卫星观测的海面高度变化分辨率提高一个数量级,顺轨干涉SAR测流已经在欧美未来海洋观测计划中立项,是遥感测流最有希望的方式之一。我国也在开展相关预研工作或在轨卫星实验,相关数据稀少而宝贵。本文基于国产交轨干涉SAR机载载荷和高分三号卫星顺轨干涉SAR实验模式数据,开展海浪和海流反演方法研究。 海浪反演方面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本文证明了国产交轨干涉SAR机载载荷-Ka波段交轨干涉成像高度计(Airborne Ka-band Interferometric Altimeter,AirkaIA)能够较为精确地直接观测二维海面高度变化,高分辨二维海面高度变化的同步观测为海浪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本文基于该交轨干涉SAR机载实验载荷新型数据开发了首个基于二维高度变化的海浪参数反演方法,反演得到的主导波向、主导波长和有效波高(SWH)均与实测数据有很好的一致性。相关工作丰富了海浪参数遥感反演方法,验证了国产交轨干涉SAR载荷AirkaIA的性能,对我国下一代国产干涉SAR星载平台的研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海流反演方面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本文基于高分三号卫星顺轨干涉SAR实验模式数据,探究了提高海流反演精度和获取二维矢量海流的方法,包括:(1)利用二维经验模态分解(BEMD)降低大尺度波轨道速度造成的误差;(2)通过求解多点观测径向海流的最小代价函数获取二维矢量海流;获得的二维海流流速与模式预报数据之间的回归系数在0.6-0.8左右,相关系数R-square在0.9左右,均方根误差RMSE在0.01m/s左右,获得的二维海流流向与模式预报数据之间的平均偏差在30度左右;相关工作丰富了顺轨干涉海流遥感反演方法,展示了高分三号卫星顺轨干涉SAR实验模式的海流测量潜力,为进一步拓展高分三号卫星数据应用场景提供了有益借鉴。 |
学科主题 | 海洋科学 |
语种 | 中文 |
目次 | |
页码 | 120 |
源URL | [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78272] ![]() |
专题 | 海洋研究所_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姜秋富. 基于国产干涉SAR载荷的海浪和海流反演方法研究[D].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2.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