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干扰对雅安莲花山青冈次生林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郝建锋; 张逸博; 王德艺; 齐锦秋; 姚娱; 李艳; 朱云航; 姚小兰 |
刊名 | 西北植物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15 |
卷号 | 35期号:07页码:1451-1459 |
关键词 | 人为干扰 青冈次生林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
ISSN号 | 1000-4025 |
英文摘要 | 以四川省雅安莲花山为研究区,采用典型样地法分别调查轻度、中度和重度人为干扰对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次生林不同林分层次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采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sw)来综合分析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水平。结果表明:(1)在总面积为3 600m2的9个样地中,共记录到维管束植物161种,隶属于83科134属,以禾本科(Gramineae)、樟科(Lauraceae)、壳斗科(Fagaceae)、山茶科(Theaceae)等植物为主。(2)不同强度人为干扰下青冈次生林的群落结构不同,受轻度和中度干扰的群落乔木层处于小径级(胸径8cm以下)、低高度级(高度3~7m)的幼苗较多,林分具有潜在的天然更新能力,受重度干扰下群落乔木小径级、低高度级个体数少,群落结构不稳定,林分生产力低。(3)不同强度人为干扰下青冈次生林群落重要值差异显著,轻、中、重干扰下乔木层优势种数量差别不明显,物种组成单一;灌木层重度干扰下小果润楠(Machilus microcarpa)占据绝对优势地位;草本层优势种在中度干扰下数量最多。(4)随着人为干扰强度的增加,青冈次生林群落的S、H、H′和Jsw降低,群落物种多样性整体呈下降趋势。 |
语种 | 中文 |
资助机构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70628) ;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1BAC09B05) ; 四川省教育厅一般项目(15ZB0020) ; 四川农业大学双支计划博士专项基金(00370401) |
源URL | [http://ir.ibcas.ac.cn/handle/2S10CLM1/25476] ![]() |
专题 | 植物研究所_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究中心_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究中心_学位论文 |
作者单位 | 1.木材工业与家具工程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3.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止重点实验室 4.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郝建锋,张逸博,王德艺,等. 人为干扰对雅安莲花山青冈次生林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2015,35(07):1451-1459. |
APA | 郝建锋.,张逸博.,王德艺.,齐锦秋.,姚娱.,...&姚小兰.(2015).人为干扰对雅安莲花山青冈次生林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西北植物学报,35(07),1451-1459. |
MLA | 郝建锋,et al."人为干扰对雅安莲花山青冈次生林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西北植物学报 35.07(2015):1451-1459.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植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