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造办处档案看乾隆朝清宫室外铜器的制造技术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欧阳玉榕1,2![]() ![]() |
刊名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
出版日期 | 2021 |
卷号 | 27期号:01页码:46-54 |
关键词 | 清宫 室外铜器 黄铜 金属工艺 用工情况 |
ISSN号 | 1673-8462 |
英文摘要 | 清代皇家内廷、园囿、寺庙的庭院中安设有很多大型铜器,包括缸、鼎炉、吉祥动物等,均由清宫内务府造办处铸炉处制造,常耗时数月至数年,是铜器制造史上的重大工程。通过对内务府造办处档案的梳理,发现乾隆朝制造室外铜器分工细致,以黄铜为原料,由拨蜡法或翻砂法铸造而成,并采用剔凿、锉刮、嵌补、打磨、錾刻、烧古、镀金等多种工艺进行修整、装饰,用工量甚大。可为认识明清铜器的制造技术提供重要的史料依据。 |
资助机构 |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Y921051001) ;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重点培育方向项目(E1290141) |
源URL | [http://ir.ihns.ac.cn/handle/311051/7352]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大学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欧阳玉榕,周文丽. 从造办处档案看乾隆朝清宫室外铜器的制造技术[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27(01):46-54. |
APA | 欧阳玉榕,&周文丽.(2021).从造办处档案看乾隆朝清宫室外铜器的制造技术.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7(01),46-54. |
MLA | 欧阳玉榕,et al."从造办处档案看乾隆朝清宫室外铜器的制造技术".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7.01(2021):46-54.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