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矿产新知识的形成、传播与近代直隶煤铁矿开发的肇始(1863~1874)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方一兵
刊名自然科学史研究
出版日期2018
卷号37期号:02页码:188-204
关键词直隶 矿产知识 传播 庞培利 李希霍芬 亨德森
ISSN号1000-0224
英文摘要中国煤铁矿业的工业化始于1874年李鸿章的直隶磁州煤铁矿开发计划,虽然1881年开平煤矿的投产才使得该计划得以实现,但它是首个基于中国矿产资源的科学认知而由晚清洋务官员实施的计划。19世纪六七十年代来自西方的地质学家和传教士开始对直隶矿产资源进行科学考察,但由此形成的矿产资源新知识主要流传于西方学术界。本文通过挖掘1863至1874年间与直隶煤铁矿资源相关的中外文献,系统还原这些最早的科学知识是如何产生,并通过何种途径在中国传播而最终导致李鸿章磁州煤铁矿开发计划的出台的。研究表明,直隶矿产新知识源于19世纪60年代庞培利等地质学家的考察,后因韦廉臣等传教士的兴趣和努力而得以在中国传播,但真正使这种理论知识向中国人的实用性知识转变并直接传递给洋务官员的,则主要是英国商人亨德森的工作。
语种中文
资助机构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史青年人才研教项目:西方冶金工程师在中国(1860~1926)
源URL[http://ir.ihns.ac.cn/handle/311051/9756]  
专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期刊编辑部_自然科学史研究(1982-)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方一兵. 矿产新知识的形成、传播与近代直隶煤铁矿开发的肇始(1863~1874)[J]. 自然科学史研究,2018,37(02):188-204.
APA 方一兵.(2018).矿产新知识的形成、传播与近代直隶煤铁矿开发的肇始(1863~1874).自然科学史研究,37(02),188-204.
MLA 方一兵."矿产新知识的形成、传播与近代直隶煤铁矿开发的肇始(1863~1874)".自然科学史研究 37.02(2018):188-204.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