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博物与“多识”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罗桂环![]() |
刊名 | 科学新闻
![]() |
出版日期 | 2017 |
期号 | 11页码:57-58 |
关键词 | 博物学 《劝学》 《植物名实图考》 人生哲学 《尔雅》 |
ISSN号 | 1671-6582 |
英文摘要 | 在长期的文明发展中,我国先人对周围的动植物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在塑造本民族的人生哲学和形成自己的动植物利用方式,乃至博物学传统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识以求博物不惑传说神农尝百草,开创了中国的农业和医药事业。其后,舜帝设立过"虞"来管理生物资源。进入周朝以后,《周礼》记载,土训"掌道地图……以辨地物而原其生,以诏地求"。换言之,当时有专门负责掌管各地物产和征收的官员。显然,辨别各地的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ir.ihns.ac.cn/handle/311051/9815]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罗桂环. 中国古代的博物与“多识”[J]. 科学新闻,2017(11):57-58. |
APA | 罗桂环.(2017).中国古代的博物与“多识”.科学新闻(11),57-58. |
MLA | 罗桂环."中国古代的博物与“多识”".科学新闻 .11(2017):57-58.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