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与“丁戊奇荒”:信息、反应与识华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刘亮![]() |
刊名 | 古今农业
![]() |
出版日期 | 2017 |
期号 | 01页码:68-77 |
关键词 | 美国社会 丁戊奇荒 信息 反应 识华 |
ISSN号 | 1672-2787 |
英文摘要 | 1875—1878年,发生在华北地区百年不遏的大旱及大饥荒,引起惨重的死亡和损失,史称"丁戊奇荒"。其灾情之重,受灾范围和人口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引起了西方社会极大的震动,当时与大清交往日益密切的美国也持续关注了灾情及善后。那么,美国社会是从哪些渠道获取的灾情信息?对此又做出了怎样的反应?透过这次灾荒,美国对中国获得了哪些新的认识?本文将对这些问题一一做出回答。 |
语种 | 中文 |
资助机构 | 中国科学院科技史青年人才研教项目“近代来华西方人对中国环境变化的关注及影响”(项目编号:Y522021013) |
源URL | [http://ir.ihns.ac.cn/handle/311051/9897]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刘亮. 19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与“丁戊奇荒”:信息、反应与识华[J]. 古今农业,2017(01):68-77. |
APA | 刘亮.(2017).19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与“丁戊奇荒”:信息、反应与识华.古今农业(01),68-77. |
MLA | 刘亮."19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与“丁戊奇荒”:信息、反应与识华".古今农业 .01(2017):68-77.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