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寨手机发展路径的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曹希敬![]() |
答辩日期 | 2011-05 |
文献子类 | 硕士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授予地点 | 北京 |
导师 | 胡维佳 |
关键词 | 山寨手机 产业链 Turn-key方案 手机牌照 |
学位名称 | 理学硕士 |
学位专业 | 科学、技术与社会 |
其他题名 |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the Developing Approach of China’s Shanzhai Mobile Phone |
英文摘要 | 从2008年的“山寨元年”以来,山寨手机引起了官产学研用等多方人士的关注,尽管各方对山寨手机、山寨文化等山寨元素的评论不一,但是山寨现象却启发了对创新路径、后发企业赶超在位企业方式的思考。本文在手机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梳理了山寨手机从贴牌、冒牌、杂牌、小品牌、高仿机到山寨手机转型为品牌机的发展脉络。在审批制牌照政策壁垒条件下,在当时手机产业链基础上,山寨手机企业采取贴牌、冒牌的方式进入手机行业;在核准制牌照政策下,在手机零配件体系完善的基础上,山寨手机企业以杂牌、小品牌的方式进入手机行业;在通信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联发科(MTK)通过集成产业链中高端技术,推出Turn-key方案,及手机零配件市场成熟条件下,将山寨手机企业发展推向了新的高峰。山寨手机企业的发展与壮大不仅得益于产业链的发展和完善、联发科集成芯片的升级换代,还得益于山寨手机企业本身对山寨手机迎合消费者需求的创新;山寨手机企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手机产业的发展,而且还改变了手机市场格局,将手机行业平均价格最大限度的降低,使行业从超额利润走向平均利润。天朗宇通、魅族科技是山寨手机发展过程中比较典型的案例,前者实现了由山寨向品牌的转化,后者实现了从模仿到创新的追赶。通过山寨手机发展过程提炼出来包括产业内在要素和市场环境要素两类要素的山寨路径,可以概括为后发企业在产业链基础上采取横向的生产方式适时切入利基市场,即在产业链发展和完善基础上,采用了不同于传统品牌企业的开发、设计、生产的方式,通过一种横向整合的新生产方式,满足特定市场的需求,以求生存和发展。山寨手机的发展路径为后发企业提供了进入新产业的一种可能方式。 |
语种 | 中文 |
页码 | 89 |
源URL | [http://ir.ihns.ac.cn/handle/311051/9365] ![]() |
专题 | 研究生_学位论文_硕士论文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曹希敬. 中国山寨手机发展路径的初步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