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水旱之间:四川冬水田的历史变迁研究(18世纪至今)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陈桂权
答辩日期2016-05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曾雄生
关键词冬水田 技术 农田水利
学位名称理学博士
学位专业医学史与生命科学史
其他题名Between the Paddy Field and the Dry Land: A Study on the Historical Change of Winter Paddy Field in Sichuan (18-21th Century)
英文摘要冬水田自18世纪30年代,经宦蜀官员的提倡与移民的传播,在四川迅速推广开来。其技术源头可追溯至南宋时出现于江南地区的“冬沤”技术。清初在四川恢复社会经济、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垦殖的时代背景下,冬水田技术适应了四川的地形及气候特点:多丘陵与秋多雨、春易旱,以其分散蓄水的优势解决了丘陵地区水稻栽插时节用水短缺的问题,并形成了一套以“蓄水、养地”为中心的独特耕作制度。冬水田的技术核心在于“蓄水”。为此,稻田于秋收后须及时翻耕、蓄积雨水,以备明春栽秧之用。就具体形式而言,冬水田可分为:普通冬水田与囤水田两类:普通冬水田,即蓄水仅够本田栽秧;囤水田储水除满足本田用度外,还要为邻近稻田提供栽秧用水,故其田塍更高,其蓄水标准常为普通稻田的2-3倍。农民在选择用何处稻田留蓄冬水田时,通常会综合考虑土壤类型,稻田位置,作物结构等多重因素。留蓄冬水田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防范翌年春旱,且稻田冬季蓄水还有提高土壤肥力、防治虫害等功用。故冬水田又是一项集防旱、防虫、恢复地力于一体的综合农业技术。自18世纪30年代,即清雍正九年(1731)在成都知县张文檒所编《农书》中首次提及冬水田以来,四川冬水田的发展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一,18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的兴起与定型;其二,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末的继承与改造;其三,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反复与式微。作为一项农业技术,冬水田的变迁虽有其内在脉络,但因其之于四川农业,乃至全国农业(抗战时期)的重要性,它的变迁又与政府的政策导向密切相连。所以,考诸其变迁的各个阶段,我们可以看到官方的态度对其影响最为直接;其次,经济因素,如租佃关系、米价变动、务农的收益、水利成本等也是影响冬水田变化的重要原因;再次,技术的制约与突破是影响它存留关键。最后,农民的耕作习惯与选择偏好在个人层面上亦影响到对冬水田的选择。技术的进步与冬水田的变迁互为推动。就土地利用效率而言,冬水田曾被多数农学家认为是低效的。因而,围绕着改造冬水田的话题,研究者们先后推广或发明了多种新型栽培技术,以提高冬水田的粮食产出。20世纪30、40年代主要是以试行间作双季稻、再生稻及建立稻田立体蓄水模式等技术为主。20世纪80年代后,“半旱式免耕连作”技术的推广,开辟了冬水田综合开发利用的技术路径。当水利提灌技术进步与水利化水平提高后,冬水田这种丘陵地区保证水稻栽插的权宜之计,也渐为复种率更高的两季种植模式所取代。当然,冬水田总体规模的缩减,并不意味着其功用完全消失。囿于环境及经济因素的制约,在部分丘陵稻区分散的水稻种植模式下,冬水田依然是农民种植水稻的主要用水形式。冬水田兴起的初衷是为了保证春季水稻能按时栽插,其之所以能在以四川为主的西南丘陵稻区广泛存在,是地形、气候、人文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分析其蓄水特点,我们可以看到冬水田并不具备应对较大旱情的能力,故希冀通过部分恢复冬水田以提高稻田抗旱能力的提法,恐难奏效。总结丘陵地区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本文认为提高丘陵农业的抗旱能力的途径,既需要加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并加强日常的蓄水、用水管理;同时也要从栽培制度与耕作技术上并为设计:合理规划旱作与水稻的种植比例,建立多元化的作物栽培制度,后者尤其重要
语种中文
页码153
源URL[http://ir.ihns.ac.cn/handle/311051/9328]  
专题研究生_学位论文_博士论文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陈桂权. 水旱之间:四川冬水田的历史变迁研究(18世纪至今)[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6.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