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从国防研究到基础研究的转向——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回旋加速器的兴建、应用和改建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苏熹
答辩日期2019-06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田淼
关键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回旋加速器 重离子物理 核物理
学位名称理学博士
学位专业科学史
其他题名the Direction Changing from Military Research to Basic Research ——the Construction、Applic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Cyclotron in the Institute for Modern 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英文摘要粒子加速器是探索原子核及其它深层结构的重要工具,在国防和民用技术方面亦有应用。作为科学仪器,加速器的意义超出科学研究本身。由于大型加速器的兴建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其建造和使用必然满足投资方的需求。因此,利用加速器的研究便需要科学家与投资方双方目标的调适。由于新中国建立早期至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经费只来源于政府拨款,因此在大型加速器的建造及应用中,科学家需要与国家政府需求进行协调,以获得政府对加速器建设及运行费用的资金支持。位于兰州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下文称“近物所”)回旋加速器的建立、应用和改建是新中国大科学装置发展的典型案例。以国防研究和基础研究的转换为视角,近物所回旋加速器发展的历史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以国防任务为主导阶段:20世纪50年代,在国家政府以国防目的发展原子能科学技术的背景下,近物所在苏联的援助下兴建1.5米回旋加速器,代号“613工程”,由二机部投资和领导。60年代加速器建成后,很快投入到与氢弹研制相关的国防任务中。在国防研究取得成果的同时,近物所的物理学家也提出面向国际前沿的重离子物理基础研究计划,然而由于两弹研究在二机部的各项工作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基础研究计划暂时搁置。总而言之,这一阶段1.5米回旋加速器的兴建和应用以核武器研制为核心。向基础研究过渡阶段:随着国际和国内背景的转换,国家对核科学技术的需求有所调整。在二机部“寻找新能源”的大框架下,近物所物理学家上报了开展“超钚元素合成与研究”的计划。一方面,国家对于该项目有着潜在的军事需求;另一方面,该项目的性质是科学家所追求的重离子物理基础研究。在有限的资源支持下,科学家将1.5米回旋加速器改装为重离子加速器,重离子物理基础研究由此起步。然而由于实验条件的制约,这一阶段近物所难以在该领域取得领先国际的研究成果。以基础研究为中心阶段:1972年以后,在周恩来总理的支持及海外华裔物理学家的推动下,国内开展基础研究的环境好转,且加速器建设受到关注。近物所的隶属关系由二机部转归中科院,以重离子核物理为主攻方向,全所研究工作转向基础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近物所的科学家提出新建一台大型重离子加速器,并制定出计划。1976年11月,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工程获得国家计委批准,代号“7611工程”。在国家政府的大额资金支持下,大型重离子加速器建成。利用这台加速器,近物所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领先国际的研究成果,真正完成了研究方向的转变。本文通过对近物所回旋加速器建立、改建及应用的历史进行梳理,分析近物所的研究方向由国防研究转为基础研究的背景、过程及原因,探讨国防研究与基础研究的关系,关注科学家与国家政府双方需求和目标的协调,深刻理解科学与技术、经济、社会等因素的互动关系。
语种中文
页码191
源URL[http://ir.ihns.ac.cn/handle/311051/9346]  
专题研究生_学位论文_博士论文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苏熹. 从国防研究到基础研究的转向——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回旋加速器的兴建、应用和改建[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9.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