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牧区畜粪燃烧与养分流失的生态效应研究
文献类型:中文期刊论文
作者 | 徐增让2![]() ![]() ![]() |
发表日期 | 2015 |
关键词 | 生物质能 生态效应 畜粪管理 养分循环 藏北高原 |
英文摘要 | 藏北牧区是典型的高寒缺能、生态脆弱地区,长期以来以畜粪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满足能源消费的同时,畜粪燃烧使得其中的有机质、养分排空,致使室内空气污染和草地物质循环受阻。本研究基于田野调查、实验分析、结合统计数据,分析了1988-2010年藏北牧区那曲、班戈和尼玛3县的牦牛排粪、牛粪燃用的时空过程,评估了牛粪燃用引起的有机质、养分直接排空流失效应。研究表明区域尺度的牛粪排放量主要取决于牦牛存栏数,那曲县、班戈县和尼玛县年均牦牛排粪量分别为15.1、6.5和4.8万t干物质(d M)。牛粪燃用量主要与乡村人口有关,那曲、班戈和尼玛年均牦牛粪燃用量分别为9.0、4.7和3.6万t d M。藏北牧区的牛粪燃用强度(牛粪燃用量与牛粪排放量之比)为70%,其中那曲县61%、班戈县72.2%、尼玛县76.8%。牛粪燃用后95%以上的有机碳、氮都直接释放到大气中了。那曲、班戈和尼玛年均释放的氮为0.19、0.10、0.08万t。与牛粪还田相比,牦牛粪大量燃烧引起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降低,草地初级生产力降低。未来,应该大力发展替代能源、降低牛粪燃用强度,加大牛粪、粪灰还田力度以优化牛粪利用方式,协调牛粪的燃料和肥料功能。 |
ISSN号 | 1007-7588 |
出处 | 资源科学
![]() |
期 | 1页:94-101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39416] ![]() |
专题 | 资源利用与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_中文论文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自然资源与环境安全研究部_环境修复与资源工程研究室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徐增让,成升魁,高利伟,等. 藏北牧区畜粪燃烧与养分流失的生态效应研究. 2015.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