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心脏早期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何滔 ; 肖志忠 ; 刘清华 ; 李军
刊名海洋与湖沼
出版日期2012
期号2页码:268-272
关键词条石鲷 早期发育 心脏 组织学
中文摘要应用石蜡切片技术和显微测量法,对条石鲷心脏的早期发生、分化和形成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结果表明,在水温(24±1.0)℃的条件下,心脏原基在受精后13h30min出现于中部脑的腹面,其外部由卵黄多核层包围,内部则为扁平细胞所填充;受精后20h30min,心脏开始搏动,可见血细胞;初孵仔鱼心脏呈直管状,位于体腔前端;2日龄(daysafterhatching,DAH),心脏分化成静脉窦、心耳(心房)、心室和动脉球四个部分;3日龄,耳室瓣和半月瓣形成;6日龄,窦耳瓣和心小室形成;12日龄,心脏内血细胞的数量急剧增加,血流量显著加大;27日龄,心耳内形成小梁结构,心脏发育完善。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3-09-27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3018]  
专题海洋研究所_海洋生物技术研发中心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何滔,肖志忠,刘清华,等. 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心脏早期发育的组织学观察[J]. 海洋与湖沼,2012(2):268-272.
APA 何滔,肖志忠,刘清华,&李军.(2012).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心脏早期发育的组织学观察.海洋与湖沼(2),268-272.
MLA 何滔,et al."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心脏早期发育的组织学观察".海洋与湖沼 .2(2012):268-272.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