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胚胎发育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赵春彦
刊名海洋与湖沼
出版日期2011
期号6页码:844-849
关键词大菱鲆 胚胎 发育 形态学 组织学
中文摘要采用显微镜和连续切片技术,观察了大菱鲆胚胎发育阶段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结果表明,大菱鲆胚胎发育主要经历6个时期;在14℃,胚体经108h即可孵化出膜。胚胎在64细胞期出现纬裂,分裂球分化为外层的包被层和内部的深层细胞;多细胞期形成卵黄合胞体层;低囊胚期形成囊胚腔。受精后26h30min胚盾出现。胚盘下包65%时,头突出现;下包90%时,神经索和体节形成;下包完全时,脊索原基形成。受精后59h35min,克氏囊出现;72h消化管出现;74h前肾小管形成;82h脊索部分细胞发生"真空化";89h克氏囊退化消失,胚胎消化管的后端出现纤毛;94h胚体的心跳开始。初孵仔鱼鳍褶上形成特有的色素丛。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3-09-27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3075]  
专题海洋研究所_海洋生物技术研发中心
海洋研究所_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赵春彦.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胚胎发育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研究[J]. 海洋与湖沼,2011(6):844-849.
APA 赵春彦.(2011).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胚胎发育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研究.海洋与湖沼(6),844-849.
MLA 赵春彦."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胚胎发育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研究".海洋与湖沼 .6(2011):844-849.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