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首发抑郁症患者共情与童年创伤的关系及治疗改变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王文佳
答辩日期2022-06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其他责任者张向阳
关键词首发抑郁症 共情 童年创伤 元分析 治疗效果
学位名称理学硕士
学位专业应用心理
其他题名Associations of empathy and childhood trauma in patients with first-episode depression and changes after treatment
英文摘要抑郁症患者的共情与健康人群存在差异,且在首次发病、从未服药的抑郁症患者中,其共情水平及发展变化如何,也尚未有明确结论。童年创伤作为一种跨诊断存在的心理疾病的风险因素,是否与抑郁症患者的共情损伤相关尚不明确。本研究使用元分析、网络分析等方法,将横断调查与纵向追踪相结合,系统地描述首发抑郁症患者的共情水平,并探索其与童年创伤的关系模式。研究 1 首先通过系统性综述和元分析,对近二十年关于共情与童年创伤关系的研究进行全面地梳理与归纳,在既往结论不太一致的情况下,确认二者是否存在相关以及具体的关联模式、调节因素等。结果显示童年创伤的亚型性虐待与共情总体水平呈正相关(OR=1.398,p<.001)、童年创伤经历与共情的观点采择成分呈负相关(OR=0.681,p=.043),亚组分析显示共情与童年创伤的关联会受到诊断、性别等因素的调节作用。 研究 2 通过横断设计,使用人际反应指数量表(Interpersonal ReactivityIndex,IRI)评估共情、童年创伤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CTQ)评估童年创伤,进而探究首发抑郁症患者中共情与童年创伤的关系,并与非首发抑郁症患者以及健康对照人群作对比。同时使用网络分析的方法更为形象地呈现共情与童年创伤及其他临床和社会心理变量之间的网络结构,作为传统分析方法的探索性补充。结果表明抑郁症患者相比于健康对照组个人痛苦升高(p<.001),有更严重的童年创伤(p<.05)。首发抑郁患者中,情感虐待与幻想、共情关注以及共情总体水平都存在正向相关(p<.05),在健康人群中也发现情感虐待与个人痛苦、共情总体水平的正向相关(p<.05),而在非首发抑郁患者中未发现二者的显著关联。而共情与童年创伤的网络结构则显示出首发抑郁症患者中躯体忽视与个人痛苦之间的正向联结较强。 研究 3 采用纵向设计,对首发抑郁患者自然治疗 1~2 个月后(M=1.43,SD=0.50)的情况进行追踪,并比较在自然治疗前后,其临床症状、认知功能以及各个维度的共情是否发生改变。结果显示治疗前后首发抑郁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显著降低(p<0.001),认知功能有一定提升(p<.05),但共情的各个维度都没有显著的变化(p>.05)。 综上,本研究首次梳理了有关共情与童年创伤关系的研究证据,探讨了首发抑郁症患者中二者的独特关联模式,并在一段时间的追踪中描述首发抑郁症患者共情的发展变化。因此,本研究在梳理共情与童年创伤的关系、揭示首发抑郁症患者的共情发展方面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在为经受童年创伤的抑郁症患者提供特异性共情干预训练方面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psych.ac.cn/handle/311026/43198]  
专题心理研究所_健康与遗传心理学研究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文佳. 首发抑郁症患者共情与童年创伤的关系及治疗改变[D].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2.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心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