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6种豆科饲用灌木中酚类物质动态变化与体外消化率的关系

文献类型:CNKI期刊论文

作者文亦芾1; 曹国军1; 樊江文2; 毛华明1; 罗富成1
发表日期2009
出处草业学报
关键词豆科灌木 酚类物质 体外消化率
英文摘要通过对云南省几种主要豆科饲用灌木不同生育期酚类化合物含量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单宁的含量变化范围从银合欢的枯黄期(42.9g/kg)到假大青蓝的开花期(123.6g/kg)之间;简单酚的含量变化范围从银合欢的营养期(11.6g/kg)到结荚期(58.7g/kg)之间;总酚的含量在各生育期的变化范围依次为109.1~173.3,104.1~169.2,103.7~153.0和86.6~155.6g/kg。4种酚类化合物含量都较高的灌木有假大青蓝,含量均较低的有多花木蓝和假木豆。4种酚类化合物的含量总体表现为总酚〉单宁〉缩合单宁〉简单酚。缩合单宁与总酚和单宁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简单酚之间呈不显著的负相关(P〉0.05)。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在同一生育期不同灌木间差异显著(P〈0.05),体外有机物消化率(IVOMD)在同一生育期不同灌木间差异显著(P〈0.05)。体外消化率和体内消化率与总酚、单宁和缩合单宁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且相关系数绝对值大于0.7。
18.0期:1.0页:32
语种英语
ISSN号1004-5759
源URL[http://159.226.115.200/handle/311030/14055]  
专题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历年回溯文献
作者单位1.云南农业大学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文亦芾,曹国军,樊江文,等. 6种豆科饲用灌木中酚类物质动态变化与体外消化率的关系. 2009.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