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土-MMH体系对赤潮生物的絮凝作用机制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宋秀贤![]() ![]() ![]() |
刊名 | 海洋科学
![]() |
出版日期 | 1999 |
期号 | 2页码:46-49 |
关键词 | 粘土 MMH 絮凝作用 赤潮生物 |
中文摘要 | 根据粘土表面改性对其絮凝作用影响的理论模型,提出在粘土中引入 MMH(混合 金属层状氢氧化物正电胶体)的改性方法;考察了MMH浓度及PH值对絮凝作用的影响。 结果表明,粘土中引入MMH后,显著提高了对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和新月菱形 藻(Nitzchia closterium)的去除效率,二者的适宜配比为MMH:粘土=0.1g:1g。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了MMH促进粘土絮凝作用的机制,发现其去除赤潮生物的效率与改性后表面 电性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93,与以前提出的理论模型一致。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3-10-08 |
源URL | [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4935] ![]() |
专题 | 海洋研究所_海洋所2000年以前的中文产出 海洋研究所_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宋秀贤,俞志明,孙晓霞. 粘土-MMH体系对赤潮生物的絮凝作用机制研究[J]. 海洋科学,1999(2):46-49. |
APA | 宋秀贤,俞志明,&孙晓霞.(1999).粘土-MMH体系对赤潮生物的絮凝作用机制研究.海洋科学(2),46-49. |
MLA | 宋秀贤,et al."粘土-MMH体系对赤潮生物的絮凝作用机制研究".海洋科学 .2(1999):46-49.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