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虾促雄腺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相建海![]() |
刊名 | 科学通报
![]() |
出版日期 | 1996 |
期号 | 15页码:1418-1422 |
关键词 | 中国对虾 促雄腺 形态结构 功能 |
中文摘要 | 动物的性别控制是生物技术的热点之一,对虾的性控更是水产养殖高新技术研究中引人注目的课题。在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中人为地改变其性别比率,大大提高雌性对虾的比例,这无疑是提高对虾养殖产量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但是到目前为止,对于中国对虾性别分化和决定的机理尚不清楚。近年来我们从促雄腺入手开展了一些这方面的工作。 促雄腺(Androgenic gland)最早是由法国生物学家Charniaux-Cotton于1954年在端足目中发现的。由于它在雄性甲壳动物的初级和次级性征的发育和维持上起着重要作用,因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科学家们已在许多甲壳动物中证实了它的存在,但...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3-10-08 |
源URL | [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5218] ![]() |
专题 | 海洋研究所_海洋所2000年以前的中文产出 海洋研究所_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相建海. 中国对虾促雄腺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初步研究[J]. 科学通报,1996(15):1418-1422. |
APA | 相建海.(1996).中国对虾促雄腺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初步研究.科学通报(15),1418-1422. |
MLA | 相建海."中国对虾促雄腺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初步研究".科学通报 .15(1996):1418-1422.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海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