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大脑双侧半球病变所致汉语失写的差异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刘晓加; 戴蓉; 谢秋幼; 金梅; 尹文刚
刊名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出版日期2006
卷号23期号:4页码:419-421
关键词大脑半球 汉语失写 神经心理学
ISSN号1003-2754
其他题名The difference of Chinese agraphia after cerebral hemisphere affection
英文摘要目的 探讨大脑双侧半球所致汉语失写症的差异以及神经心理学机制。方法 采用汉语失语检查法(ABC) 及汉语失写检查法(CAB) 测试大脑双侧半球损害患者的口语和书写能力, 统计失语类型及失写类型。结果 100 例患者中, 左侧皮层损害B roca 失语14 例, 命名性失语11 例, 左侧皮层下损害主要是基底节性失语19例; 右侧皮层损害纯词哑1 例和纯失读1 例, 右侧皮层下损害全部是基底节性失语7 例; 左侧皮层损害失语性失写57例, 惰性失写12 例; 左侧皮层下损害语言性失写26 例, 惰性失写6 例; 右侧皮层损害全部是语言性失写2 例; 右侧皮层下损害语言性失写5 例, 视空间失写1 例; 两半球损害致失语、失写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是显著的(P < 0. 05) , 左半球损害后失语和失写的发生率均较右半球损害高。结论 左右半球协同合作完成汉字语言信息的完整处理。
学科主题认知心理学
收录类别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9870268,30370486
公开日期2010-12-16
源URL[http://ir.psych.ac.cn/handle/311026/132]  
专题心理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回溯数据库(1956-2010)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晓加,戴蓉,谢秋幼,等. 大脑双侧半球病变所致汉语失写的差异[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6,23(4):419-421.
APA 刘晓加,戴蓉,谢秋幼,金梅,&尹文刚.(2006).大脑双侧半球病变所致汉语失写的差异.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3(4),419-421.
MLA 刘晓加,et al."大脑双侧半球病变所致汉语失写的差异".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3.4(2006):419-421.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心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