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天然含铁矿物对砷的吸附效果及机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邵金秋1,2,3; 温其谦4; 阎秀兰1,2; 申俊峰4; 杨林生1,2; 杨硕5
刊名环境科学
出版日期2019
卷号40.0期号:009页码:4072
关键词天然铁矿 砷(As) 吸附 解吸 光谱学技术
ISSN号0250-3301
英文摘要自然界中丰富的含铁矿物作为天然的铁氧化物,可作为一类修复材料用于砷污染水体和土壤稳定化修复.本文通过吸附-解吸附实验对比研究了天然赤铁矿、天然褐铁矿、天然菱铁矿、天然钛铁矿、天然磁铁矿、Fe2O3、Fe3O4及铁锰双金属材料(FMBO)对砷的吸附-解吸特性,结合光谱学手段研究其作用机制.吸附实验结果表明,9种含铁材料对As(Ⅲ)和As(Ⅴ)的吸附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方程,表明反应机制主要为单层化学吸附作用.其中,FMBO对As的吸附效率和吸附容量远高于其余材料,天然含铁矿物中褐铁矿对As吸附效果表现最好,对As(Ⅲ)和As(Ⅴ)的吸附容量分别为3.96mg·g^-1和2.99mg·g^-1.光谱学手段表明天然褐铁矿中含有较为丰富的针铁矿等弱结晶态矿物成分,具有相对丰富的砷吸附位点,是一种具有潜在修复能力的天然材料.
资助项目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41571309]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53743]  
专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3.中国科学院大学
4.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5.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邵金秋,温其谦,阎秀兰,等. 天然含铁矿物对砷的吸附效果及机制[J]. 环境科学,2019,40.0(009):4072.
APA 邵金秋,温其谦,阎秀兰,申俊峰,杨林生,&杨硕.(2019).天然含铁矿物对砷的吸附效果及机制.环境科学,40.0(009),4072.
MLA 邵金秋,et al."天然含铁矿物对砷的吸附效果及机制".环境科学 40.0.009(2019):4072.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