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蜈蚣草中芘与砷的赋存特征及其相互作用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张玉秀2; 马旭1,2; 廖晓勇1; 阎秀兰1; 马栋1; 龚雪刚1
刊名环境科学
出版日期2015
卷号36期号:12页码:4623
关键词 蜈蚣草 植物修复 交互影响
ISSN号0250-3301
DOI10. 13227 /j. hjkx. 2015. 12. 039
英文摘要超富集植物蜈蚣草能够累积土壤环境中的砷,为探明蜈蚣草植株中芘的赋存特征及其与砷的相互作用,采用双光子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技术检测观察芘在该植物中赋存和分布规律. 结果表明,添加芘导致蜈蚣草各部位砷含量显著降低,其中叶部和茎部砷含量下降幅度达35%左右,根部砷含量减少20.5%. 芘的添加使得植物各部位三价砷比例下降,五价砷比例升高,蜈蚣草叶部三价砷和五价砷赋存浓度下降幅度最大,下降幅度分别为42.2%和32.49%. 添加砷可促进蜈蚣草根部和茎部中芘的积累,每株分别增加了9.8 μg和139 ng,但对叶部中芘的积累无显著影响. 芘主要分布于蜈蚣草细胞膜与细胞内部的细胞器膜结构及细胞核核膜附近,但细胞质中芘的含量较少,茎部韧皮部与皮层以及叶部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中几乎没有检测到芘.
资助项目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41271339]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81824]  
专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损害与污染修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2.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生物工程系,北京 100083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玉秀,马旭,廖晓勇,等. 蜈蚣草中芘与砷的赋存特征及其相互作用[J]. 环境科学,2015,36(12):4623.
APA 张玉秀,马旭,廖晓勇,阎秀兰,马栋,&龚雪刚.(2015).蜈蚣草中芘与砷的赋存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环境科学,36(12),4623.
MLA 张玉秀,et al."蜈蚣草中芘与砷的赋存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环境科学 36.12(2015):462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