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样品保存过程中无机砷的形态变化及其样品保存方法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阎秀兰; 陈同斌; 廖晓勇; 谢华; 翟丽梅 |
刊名 | 环境科学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05 |
卷号 | 025期号:007页码:976 |
关键词 | 土壤 水浸提 砷溶液 无机态 保存 |
ISSN号 | 0253-2468 |
DOI | 10.13671/j .hjkxxb .2005.07.021 |
英文摘要 | 为选择合理的土壤样品保存方法,研究了不同保存条件下土壤样品及其水提取液中无机砷形态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常温方法保存土壤样品,其水溶态无机砷的总浓度变化不大,但水溶态As(Ⅲ)容易转化为As(Ⅴ);在风干条件下,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样品中水溶态无机砷的总浓度和As(Ⅲ)浓度均会降低,As(Ⅲ)/As(Ⅴ)的比值呈增加趋势;在避光冷藏条件下,土壤样品中水溶态无机砷的总浓度、As(Ⅲ)和As(Ⅴ)浓度均基本保持不变.在避光冷藏、常温和冷冻条件下保存土壤水提取溶液,样品中无机砷的总浓度变化均不明显,但As(Ⅲ)浓度均呈下降趋势;避光冷藏条件下,As(Ⅲ)浓度在保存12d后缓慢下降,到第28天降低了9.0%;常温和冷冻条件下,As(Ⅲ)容易转化为As(Ⅴ).因此,对于土壤中无机砷的形态测定而言,应采集新鲜土壤样品并在避光冷藏条件下保存.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25215]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研究中心,北京 100101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阎秀兰,陈同斌,廖晓勇,等. 土壤样品保存过程中无机砷的形态变化及其样品保存方法[J]. 环境科学学报,2005,025(007):976. |
APA | 阎秀兰,陈同斌,廖晓勇,谢华,&翟丽梅.(2005).土壤样品保存过程中无机砷的形态变化及其样品保存方法.环境科学学报,025(007),976. |
MLA | 阎秀兰,et al."土壤样品保存过程中无机砷的形态变化及其样品保存方法".环境科学学报 025.007(2005):976.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