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耕地非粮化过程机制及其管控对策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戴纯
答辩日期2022-06
文献子类专业学位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导师王介勇 ; 张衍毓
关键词耕地非粮化 内涵特征 格局演变 影响机制 管控措施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专业农业管理
英文摘要
    在全球气候变化、疫情持续、区域冲突等多重冲击下,国际粮食市场波动 明显,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压力正在传导,全球粮食安全面临重大威胁。同时,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 构等多重社会经济结构发生转型,农林牧渔等多用途争地现象愈演愈烈,耕地 非粮化利用趋势越发明显,造成粮食产出压减,威胁粮食安全。国际粮食市场 外部风险叠加内部人地关系矛盾给中国粮食供需平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因此,在耕地资源有限、国际贸易形势严峻的背景下,需要深入探究耕地非粮 化本质特征和演进规律,辨识耕地非粮化影响因素,寻求耕地非粮化有效管控 途径。这既是国家发展需求导向,也是学科研究的前沿领域。
    本研究从耕地非粮化的现实问题出发,基于人地系统综合分析视角,按照 “格局-机理-调控”的研究思路,采用统计调查数据、地理空间数据、遥感影 像数据等多源数据,运用地理可视化分析、空间计量模型、实地观测调研等多 种方法,探究中国耕地非粮化内涵特征、格局演变及影响机制。首先,探究耕 地非粮化的内涵特征,构建耕地非粮化量化模型,计算分析近 20 年中国耕地非 粮化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其次,定量识别中国耕地非粮化的空间格局及其分异 特征,解析耕地非粮化主要影响因素;最后,以德清县为案例,研究了地块尺 度耕地非粮化类型特征及其主导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
    (1)中国耕地非粮化区域差异显著,空间集聚性、稳定性与动态性并存。 第一,2000-2020 年间,中国各省耕地非粮化水平大多集中在 0.3-0.8,且各省 变化趋势差异明显。其中,京、津、冀等 20 个省市耕地非粮化呈现连续增长趋 势,黑、吉、辽、豫 4 个省份耕地非粮化程度具有持续降低态势,而蒙、晋等
6 个省市耕地非粮化水平波动明显。第二,空间上,中国耕地非粮化格局整体 沿胡焕庸线两侧对称分布,西北、东南地区高,东北、中原地区低。20 年间, 南方地区耕地非粮化水平明显升高,东北、华北、蒙新地区耕地非粮化水平持 续降低,中国耕地非粮化地域分异越发明显。第三,中国空间均衡状态变化明 显。各地级市单元耕地非粮化普遍提高,市际差异扩大,耕地非粮化逐渐集中化。第四,北方高原、南方山地丘陵区、西北地区耕地非粮化空间动态变化剧 烈,东北地区和中原地区相对稳定,路径依赖明显,空间结构稳定。
    (2)耕地非粮化受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不同区域耕地非粮化影响因子不同。第一,从全国层面来看,中国市域耕地非 粮化与城镇化率、耕地破碎度、景观多样性、土地租金、政策呈显著正相关, 与农业劳动力占比、农业机械化水平、人均耕地面积呈显著负相关。第二,从 区域角度而言,不同区域耕地非粮化影响因子各异。北方地区地形平坦开阔, 耕种基础好,耕地非粮化差异主要受城镇化率、农业劳动力占比、景观多样 性、农田机械化水平和土地租金影响。南方地区地形复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较高,市域间耕地非粮化由人均耕地面积、耕地破碎度、农业劳动力占比、土 地租金、农田机械化水平和政策等多个因子引起。西北地区干旱缺水,粮食种 植比例低,耕地非粮化差异由农业劳动力占比、城镇化率、政策、人均耕地面 积和农田机械化水平所致。青藏地区全域多为高原高山,农作物种植极其受 限,区域内耕地非粮化主要由农田生产潜力、耕地破碎度、农业劳动力占比和 坡度影响。第三,耕地非粮化是一种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交互作用下形成的耕 地利用方式转变现象。区域自然环境、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政策措施等因素 通过影响耕地利用成本和收益水平,导致耕地不同利用方式之间的比较效益差 异。上升的生产成本和低迷的种粮收益造成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下,从而驱动 耕地非粮化利用。
    (3)基于德清县典型县域分析,将耕地非粮化划分为为温室大棚、油料糖 料及特色农作物种植、坑塘水产养殖、苗木茶圃以及耕地撂荒五种类型,不同 类型耕地非粮化影响因子相异。第一,德清县耕地非粮化表现为以下特征:德 清县耕地非粮化程度较高,2000-2020 年由 0.477 上升至 0.809。主导类型明 显,坑塘水产养殖始终是德清县占比最高的非粮化类型。且区域差异显著,东 部坑塘水产养殖和油料糖料及特色农作物种植,西部则为苗木茶圃种植。第 二,不同耕地非粮化类型的影响因子具有差异性。大棚生产依赖于地理区位条 件和基础设施水平,与距道路距离、距县城距离、POI 密度、GDP、坡度和人 口密度显著相关。油料糖料及特色农作物种植主要受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与距 县城距离、距道路距离、距河流距离、GDP、人口密度具有显著相关性。坑塘 水产养殖与资源环境禀赋密切相关,主要受距河流距离、坡度、距道路距离、POI 密度等因子驱动。而苗木茶圃种植和耕地撂荒则多为自然环境制约的产 物,两种非粮化类型影响因子相近,与海拔、坡度、距道路距离、距县城距 离、耕作距离、农田生产潜力等因子关系显著。
    基于耕地非粮化的空间格局、演进过程和影响因素的理论认知,面向新时 代“大食物观”导向,基于分区分类总体思路,提出耕地非粮化的有效管控途 径。首先,规范耕作主体行为。通过提高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培育新型农业 生产经营主体,驱动耕作主体的耕地趋粮化利用行为。其次,优化耕地利用方 式。从促进耕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田机械化程度和改善农田质量水平着手, 抑制耕地非粮化过度扩张。第三,制定耕地非粮化分区管控策略。对于北方地 区,应加大政策向传统农区倾斜,保障良田粮用,坚决杜绝耕地非粮化。对于 南方地区,应面向市场消费需求,保证基本农田粮地粮用,鼓励发展多种农 业。对于西北地区,应严守粮食种植面积底线,基于区域资源禀赋优势,适当 放松耕地非粮化。对于青藏地区,则应因地制宜改善区域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 件,分类监管不同耕地非粮化行为。第四,明确耕地非粮化分类管控规则,明 确耕地非粮化类别,严格禁止难恢复型耕地非粮化,加强监管可恢复型耕地非 粮化。本研究创新性的从人地系统综合分析视角出发,围绕耕地非粮化本质特 征,基于多源数据与多种方法,综合全国、区域、地级市、地块等多重尺度, 揭示了中国近 20 年耕地非粮化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定量识别了不同区域、不同 类型耕地非粮化影响因子,从而提出分区分类耕地非粮化管控策略。本研究丰 富了土地系统科学研究内容,为耕地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学科主题农业管理
语种中文
页码99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84469]  
专题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研究生部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戴纯. 耕地非粮化过程机制及其管控对策[D].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2.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