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中国流感季节性活动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薛山
答辩日期2022-06
文献子类学术型学位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导师廖一兰
关键词流感 季节性特征 空间分异性 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专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英文摘要流感的季节性流行每年在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造成大量重症和死亡病例,对全球健康造成巨大的挑战。作为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流感疫苗需要在每年的流行期到来至少一个月前接种才能发挥最佳效果。而流感的流行期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我国疆域辽阔,横跨三大温度带,因此研究不同区域的流感季节性规律以及季节性规律的影响因素,是使流感疫苗发挥出最大作用的重中之重。 本论文根据 2010-2018 年各省份流感监测数据以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聚类 得到我国的流感流行病学分区,使用小波变换分析各分区流感活动的周期性,并利用阈值法对各分区、省份进行流行期判定,得到各个分区中的流感季节性参数以及季节性模式,并基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我国流感监测数据对新冠疫情前后我国流感季节性活动进行了比较。最后分别使用增强回归树和面板数据回归模型,针对北方分区冬季流行、南方分区冬季流行以及南方分区夏季流行共三种流行类型,分别对不同类型的流行期起始时间和流行强度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找出其中的显著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流感流行病学分区呈现出“北-中-西南-东南”的格局,我国流感流行期的分布存在显著的时空异质性。北方分区为冬春季单峰流 行模式,而中部和西南分区则除了稳定的冬春流行外,也存在部分夏季流行现 象,相较于中部分区,西南分区的流行存在一定的提前。东南分区的流感季节性流行则表现为全年流行模式,流感活动时间跨越冬春夏三季,流感的流行在该地区表现出一定的随机性,流行期的出现和持续时间不稳定。流感季节性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气象因子是流行起始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气温是最显著的影响因素,低温环境会导致冬季流行的提前。而流行强度的显著影响因素在三种流行中存在差异,湿度是北方分区冬季流行和南方分区夏季流行的流行强度的最显著变量,两者分别在低湿度、高湿度情况下具有较高的流行强度,而南方分区的冬季流行的高流行强度则主要受到低温环境的驱动,社会经济因素中人口密度和城镇化率对流行强度具有更高的相对贡献率。 本研究探索了我国区域特异性的季节性规律,结合我国当前的疫苗接种策略,公共卫生部门更加应关注中部、西南和东南部分区中省份的流感的夏季流行高峰,灵活调整接种时间以及采取合适的干预策略。本文对流感季节性活动两方面的特征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发现了主要影响因素在不同区域、不同季节流行存在异同点。此外,虽然我国的流感季节性活动在经历了新冠疫情后出现了连续两年的沉寂,但是在 2021/2022 流感季节正在逐步恢复新冠疫情暴发前的季节性模式,本研究结果能够为后疫情时代的不同地区流感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学科主题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语种中文
页码65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84605]  
专题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研究生部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薛山. 中国流感季节性活动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2.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