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2018年青藏高原水分利用效率变化及归因分析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郑周涛; 张扬建 |
刊名 | 植物生态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22 |
页码 | 11 |
关键词 | 水分利用效率 青藏高原 影响因子 叶面积指数 CO_2浓度 植被类型 |
英文摘要 | 水分利用效率(WUE)是衡量地表生态系统碳水耦合的重要指标。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其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敏感,开展青藏高原WUE研究有利于深入理解高寒生态系统碳水循环的过程和机制,对指导植被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GLASS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和植被类型数据,对1982–2018年期间青藏高原WUE的时空变化格局及其对温度、降水量、太阳辐射、饱和水汽压差、CO_2浓度以及叶面积指数的响应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揭示了植被类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WUE总体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多年平均值约为1.64 g C·kg~(–1)。WUE在不同植被类型间差异明显,森林最高,高寒荒漠最低,高寒草甸高于高寒草原。(2)青藏高原WUE主要呈现增加趋势,除森林和栽培植被外,其他植被类型WUE均显著增加,总初级生产力主导了研究区77.84%面积的WUE变化。(3)叶面积指数和CO_2浓度主导了青藏高原WUE的变化,且均为正向效应。而饱和水汽压差的升高对高寒草原、高山植被、栽培植被以及高寒荒漠的WUE有抑制作用。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84503] ![]() |
专题 | 拉萨站高原生态系统研究中心_中文论文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拉萨高原生态试验站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郑周涛,张扬建. 1982–2018年青藏高原水分利用效率变化及归因分析[J]. 植物生态学报,2022:11. |
APA | 郑周涛,&张扬建.(2022).1982–2018年青藏高原水分利用效率变化及归因分析.植物生态学报,11. |
MLA | 郑周涛,et al."1982–2018年青藏高原水分利用效率变化及归因分析".植物生态学报 (2022):11.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