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群落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的非线性响应机制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陈宁1; 张扬建1; 朱军涛1; 李军祥2; 刘瑶杰1; 俎佳星1; 丛楠1; 黄珂1; 王荔2 |
刊名 | 植物生态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18 |
卷号 | 042期号:001页码:50 |
ISSN号 | 1005-264/X |
英文摘要 | 为了阐释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退化的关键生态过程, 该研究依托藏北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研究站(那曲站), 设置不同退化梯度实验, 即对照、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和极度退化5个梯度, 探究群落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对不同退化强度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 1)随着退化程度不断加剧, 地上生物量呈现线性或非线性增加趋势, 在重度退化处理下, 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32.3%, 其中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地上生物量呈非线性下降趋势, 而矮火绒草(Leontopodium nanum)地上生物量呈非线性增加趋势; 2)与地上生物量的响应模式相反, 随着退化程度加剧, 地下生物量与总生物量均呈现非线性降低趋势; 3)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 物种辛普森指数、丰富度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呈现非线性上升趋势。结构等式方程结果表明, 土壤碳含量和体积含水量与地下生物量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壤碳含量、体积含水量和砾石质量比对地上生物量无显著影响, 土壤碳、氮含量与物种多样性指数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研究认为地上生产力的变化不能很好地指示草地的退化程度, 建议今后研究应以可食性牧草和毒杂草等植物功能群的变化来衡量草地退化。 |
语种 | 英语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79749]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北京大学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陈宁,张扬建,朱军涛,等. 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群落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的非线性响应机制研究[J]. 植物生态学报,2018,042(001):50. |
APA | 陈宁.,张扬建.,朱军涛.,李军祥.,刘瑶杰.,...&王荔.(2018).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群落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的非线性响应机制研究.植物生态学报,042(001),50. |
MLA | 陈宁,et al."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群落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的非线性响应机制研究".植物生态学报 042.001(2018):50.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