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那曲地区草地植被时空格局与变化及其人文因素影响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宋春桥1; 游松财2; 刘高焕1; 柯灵红1; 钟新科1
刊名草业学报
出版日期2012
卷号021期号:003页码:1
ISSN号1004-5759
英文摘要那曲草地作为西藏自治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草地植被年际变化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交互影响的结果。为了解决当地复杂的资源环境问题,需要深刻认清各种人文因素对草地影响的程度和机制。本研究利用2000-2009年的MODIS NDVI时间序列影像及相关统计资料,对那曲草地植被的空间和年际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式系统分析各个人文因素与草地植被格局和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那曲地区不同区域植被在2000-2009年表现出不同的年际变化趋势,在高大山脉高海拔的稀疏植被或冰雪覆盖周边区域,由于全球变暖且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而出现植被变好的状况,在人类活动强度较大的纯牧业县(那曲县、聂荣县和安多县)草地植被退化情况较为严重;2)分析那曲地区植被空间格局、年际变化分布图与道路网、居民点分布密度图在空间上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这也表明该研究区人类活动将直接影响目前良好的地表覆盖区域植被正常生长和繁育;3)以中心城镇那曲镇和109国道为代表,利用缓冲区分析方法研究发现距离人类活动越近的地区植被退化越严重,而统计资料显示那曲地区的人口、放牧强度、道路工程建设份额等指标都呈直线上升,将对草地植被生长构成严重的威胁,从而进一步影响那曲地区草地的理论承载力和经济可持续发展;4)此外,调查发现旅游和放牧的车辆碾压、矿产开采、采挖草药、安居工程建设、鼠患等因素对那曲草地都有一定程度的破坏。
语种英语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80790]  
专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宋春桥,游松财,刘高焕,等. 那曲地区草地植被时空格局与变化及其人文因素影响研究[J]. 草业学报,2012,021(003):1.
APA 宋春桥,游松财,刘高焕,柯灵红,&钟新科.(2012).那曲地区草地植被时空格局与变化及其人文因素影响研究.草业学报,021(003),1.
MLA 宋春桥,et al."那曲地区草地植被时空格局与变化及其人文因素影响研究".草业学报 021.003(2012):1.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