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北京市凉凤灌区小麦重金属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健康风险分析 --兼论土壤重金属有效性测定指标的可靠性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杨军2; 陈同斌2; 郑袁明2; 罗金发2; 刘洪禄3; 吴文勇3; 陈玉成1
刊名环境科学学报
出版日期2005
卷号025期号:012页码:1661
ISSN号0253-2468
英文摘要通过对北京市凉凤灌区小麦籽粒及其相对应土壤样品的调查发现,小麦籽粒中的Ni、Pb、Zn超标率分别为38.1%、28.6%、4.8%;Hg、Cd虽然未发现超标现象,但也有部分样品接近国家食品卫生标准(GB2762-1994和GB 15201-1994);与1976年的调查结果相比,在过去的30年中,小麦籽粒中Hg、Pb、Cu含量呈显著增加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凉凤灌区的小麦存在Hg、Pb、Zn等污染的潜在风险.无论是测定的土壤重金属全量,还是测定的土壤重金属的可提取态含量,都与小麦籽粒的重金属含量无显著的相关性.因此,在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否对农作物(小麦籽粒)影响时,采用目前通用的土壤可提取态重金属并不一定会优于土壤重金属全量.
语种英语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85727]  
专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作者单位1.西南农业大学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杨军,陈同斌,郑袁明,等. 北京市凉凤灌区小麦重金属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健康风险分析 --兼论土壤重金属有效性测定指标的可靠性[J]. 环境科学学报,2005,025(012):1661.
APA 杨军.,陈同斌.,郑袁明.,罗金发.,刘洪禄.,...&陈玉成.(2005).北京市凉凤灌区小麦重金属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健康风险分析 --兼论土壤重金属有效性测定指标的可靠性.环境科学学报,025(012),1661.
MLA 杨军,et al."北京市凉凤灌区小麦重金属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健康风险分析 --兼论土壤重金属有效性测定指标的可靠性".环境科学学报 025.012(2005):1661.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