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紫色土地区鹤鸣观小流域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袁再健2; 蔡强国2; 褚英敏1; 冯明汉3; 李双喜3 |
刊名 | 地理研究
![]() |
出版日期 | 2006 |
卷号 | 25期号:6页码:967 |
ISSN号 | 1000-0585 |
英文摘要 | 从四川省南部县鹤鸣观小流域Ⅱ号支沟为研究区,构建了适合紫色土地区小流域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该模型以20m×20m栅格为空间步长,以10min为时间步长,定量分析鹤鸣观小流域Ⅱ号支沟水土流失程度,模拟了各时段每个栅格次降雨侵蚀产沙过程,计算了每个栅格次降雨径流量、侵蚀量与沉积量,并且运用递归算法计算出整个流域次降雨侵蚀产沙量,模型能够评价流域下垫面各因子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在鹤鸣观小流域Ⅱ号支沟进行了模型的检验,模拟过程与实测结果符合较好. |
语种 | 英语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15632]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河北经贸大学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袁再健,蔡强国,褚英敏,等. 四川紫色土地区鹤鸣观小流域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J]. 地理研究,2006,25(6):967. |
APA | 袁再健,蔡强国,褚英敏,冯明汉,&李双喜.(2006).四川紫色土地区鹤鸣观小流域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地理研究,25(6),967. |
MLA | 袁再健,et al."四川紫色土地区鹤鸣观小流域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地理研究 25.6(2006):967.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