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tentialevapotranspirationtrendsanditsspatialdistributionsonthetibetanplateaufrom1961to2000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LIU Yunfen1; Axel Thomas2; CHEN Shenbin1 |
刊名 | 自然资源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08 |
卷号 | 023期号:006页码:990 |
ISSN号 | 1000-3037 |
英文摘要 | 气候变化研究主要集中在温度和降水的长期变化趋势及其影响方面,对于控制陆地生态系统和大气之间的质能交换的重要气候因子——蒸散,研究相对较少。蒸散在气候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多个气候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日照、温度、风速、湿度等。蒸散也是陆地和大气间能量、水汽传送和气候变化监测的敏感因子。蒸散的变化趋势更能反映气候变化的状况,并对农业生产、流域开发和人民生活产生重要影响。论文分析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的101个气象台站在20世纪后40年Penman-Monteith潜在蒸散(PET)的变化趋势及其空间分布。研究显示青藏高原PET在所有季节呈现减少的趋势,年平均PET倾向率为-13.1mm/10年或年总量的2.0%。在PET整体负的趋势下,1970和1980年代在平均值上的波动幅度大约是在600到700mm范围。青藏高原空间性的趋势分布随季节性波动全年仍保持稳定。PET减小趋势的台站冬春(80%)多于夏秋(58%)。尽管总体趋势是负的,但有些台站PET表现还是正的趋势,最大年的正负PET趋势台站在柴达木盆地的南部,分别是84.8mm/10年和-79.5mm/10年。论文还进一步探索了青藏高原不同气候因子对PET趋势的影响。在青藏高原,风速是影响PET趋势最重要的因子,相对湿度次之,而日照时数的变化作用不明显。由于青藏高原上稳定的日间温度限制了温度趋势对PET的影响。因此,负蒸散趋势被认为与地区性季风环流强度的降低有关,而非日照时间的减少。也就是说,降低的PET趋势显示出与全球变暖情景中预测的水文循环增强相反。由于不均匀的青藏高原气象台站分布,进一步的探索最好增加遥感方法获取没有台站地区的PET数据,以便对整个青藏高原PET的时空分布进行深入研究。 |
语种 | 英语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18394]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Institute of Geography, Johannes Gutenberg University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LIU Yunfen,Axel Thomas,CHEN Shenbin. potentialevapotranspirationtrendsanditsspatialdistributionsonthetibetanplateaufrom1961to2000[J]. 自然资源学报,2008,023(006):990. |
APA | LIU Yunfen,Axel Thomas,&CHEN Shenbin.(2008).potentialevapotranspirationtrendsanditsspatialdistributionsonthetibetanplateaufrom1961to2000.自然资源学报,023(006),990. |
MLA | LIU Yunfen,et al."potentialevapotranspirationtrendsanditsspatialdistributionsonthetibetanplateaufrom1961to2000".自然资源学报 023.006(2008):990.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