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基于通量和光谱观测的中亚热带人工针叶林光能利用效率的反演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陈蝶聪1; 王绍强1; 黄昆1; 周蕾1; 于泉洲1; 王辉民1; 孙雷刚2
刊名应用生态学报
出版日期2015
卷号26期号:11页码:3421
ISSN号1001-9332
英文摘要利用光谱反射率测量的光化学植被指数(PRI)估算植被光合作用的光能利用效率(LUE),能够更好地为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的估算及尺度扩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本研究以中国通量网(ChinaFLUX)千烟洲通量观测站为研究区域,2013年9月和12月在通量塔上测量了中亚热带人工针叶林的植被反射光谱,并获取了通量塔上同步观测的气象数据和涡度相关通量数据,对两者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PRI-LUE 相关关系(R~2 = 0.20,P<0.001)优于NDVI-LUE.在整个观测期内,土壤水分含量(SWC)与PRI 组合的二元回归模型能够提高 LUE 的估算精度(日间观测R~2 = 0.29,P<0.001; 正午观测R~2 = 0.30,P<0.01),而在秋季,饱和水汽压差(VPD)与PRI 组合的二元回归模型能较好地估算正午LUE(R~2 = 0.448,P<0.001),表明环境因子SWC和VPD是影响PRI-LUE 关系的重要因素,不同季节的二元回归模型所选择的最佳环境变量有所不同.
语种英语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18404]  
专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河北省地理科学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陈蝶聪,王绍强,黄昆,等. 基于通量和光谱观测的中亚热带人工针叶林光能利用效率的反演[J]. 应用生态学报,2015,26(11):3421.
APA 陈蝶聪.,王绍强.,黄昆.,周蕾.,于泉洲.,...&孙雷刚.(2015).基于通量和光谱观测的中亚热带人工针叶林光能利用效率的反演.应用生态学报,26(11),3421.
MLA 陈蝶聪,et al."基于通量和光谱观测的中亚热带人工针叶林光能利用效率的反演".应用生态学报 26.11(2015):3421.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