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精准识别指标体系的西藏贫困农牧民生计入户调研———山南市8县抽样调查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姚予龙1; 陈屹松1; 陈远生1; 赵彤彤1; 祝鑫海2; 潘璇3; 陈家兴2; 刘一凡2; 倪泽仁2 |
刊名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
出版日期 | 2018 |
卷号 | 039期号:009页码:1 |
ISSN号 | 1005-9121 |
英文摘要 | 目的深入研究西藏高原贫困人口生计状况与脱贫致富潜力,为精准扶贫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参照国家统计局标准范式和国务院扶贫办调查问卷,并结合当地资源条件、生产生活特征和民族习惯,设计建档立卡贫困户调查问卷。选择西藏自治区山南市8个县的42个预脱贫村入户调研,采取分层抽样法访谈建档立卡贫困户。结果对贫困家庭人口规模和结构、劳动力就业与技能、家庭收入和来源、生产成本、居住条件、用水安全、文化教育、医疗状况、社会保障、生活消费和支付能力等进行了调查,基于贫困家庭视角对主要致贫原因等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和分析,获得了贫困农牧民生计状况较为详实的第一手数据。同步构建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指标测算表,对样本户逐个统计、分类、归纳,获得九大类指标分析数据,获得定量与定性分析结果。结论有效抽样调查贫困户238户,98.32%的家庭人均纯收入已经超过当地贫困标准线(3 312元),91.24%的家庭综合评估已经实现稳定脱贫,61.34%的家庭人均纯收入已经相当于或者超过了西藏自治区2016年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 064元的水平。绝大部分贫困户已经实现稳定脱贫,不愁吃、不愁穿、居有其屋,教育、卫生、社会服务等有了显著改善,农牧民就业渠道逐渐拓宽,收入稳步增加。但是,仍有极少部分贫困家庭由于缺乏劳动力、家人长期患病或残疾、缺乏致富技术及手段、多子女上学负担重、缺乏发展资金、新建家庭基础条件差等原因而陷入困境难以自拔,需要政府、社会等各方面的持续扶持才能彻底摆脱贫困。 |
语种 | 英语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19375]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北京林业大学 3.西藏大学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姚予龙,陈屹松,陈远生,等. 基于精准识别指标体系的西藏贫困农牧民生计入户调研———山南市8县抽样调查[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039(009):1. |
APA | 姚予龙.,陈屹松.,陈远生.,赵彤彤.,祝鑫海.,...&倪泽仁.(2018).基于精准识别指标体系的西藏贫困农牧民生计入户调研———山南市8县抽样调查.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039(009),1. |
MLA | 姚予龙,et al."基于精准识别指标体系的西藏贫困农牧民生计入户调研———山南市8县抽样调查".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039.009(2018):1.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