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不同种群蜈蚣草中砷形态的x射线吸收光谱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万小铭; 刘颖茹; 雷梅; 黄泽春; 陈同斌
刊名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出版日期2015
卷号35期号:8页码:2329
ISSN号1000-0593
英文摘要研究选择了分布于我国安徽、重庆、湖南、台湾、福建、广西、广东等7个省、市、自治区中10个不同地理区域的13个蜈蚣草种群,通过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光谱研究不同种群蜈蚣草中的砷形态差异,为揭示其富集机理奠定基础。蜈蚣草根部的砷主要以与O结合的方式存在,各种群的蜈蚣草根部还存在As—S配位的砷,但含量较少。蜈蚣草根部中的砷以As(V)为主,As(V)的比例为59.6%±0.6%~83.8%± 3.8%。不同种群的根部砷形态具有较大差异,HN5种群具有明显高于其他种群的As(III)比例,FJ种群具有明显低于其他种群的As(III)比例,而来自湖南和广西的几种种群具有较高的As-GSH比例。As(V)比例由低到高的顺序为:HN5 HN3>HN1>TW>CQ>AH>FJ>HN5>HN2>GX2>GX3>HN4> GX1。对蜈蚣草中砷形态的种群差异揭示有利于对蜈蚣草砷富集能力的种群差异来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语种英语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24211]  
专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万小铭,刘颖茹,雷梅,等. 不同种群蜈蚣草中砷形态的x射线吸收光谱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5,35(8):2329.
APA 万小铭,刘颖茹,雷梅,黄泽春,&陈同斌.(2015).不同种群蜈蚣草中砷形态的x射线吸收光谱研究.光谱学与光谱分析,35(8),2329.
MLA 万小铭,et al."不同种群蜈蚣草中砷形态的x射线吸收光谱研究".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35.8(2015):2329.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