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干旱地区生态—生产—生活承载力变化情势与演变情景分析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方创琳; 鲍超; 张传国
刊名生态学报
出版日期2003
卷号23.0期号:009页码:1915
关键词生态—生产—生活系统承载力 变化情势 未来情景 塔里木河下游地区
ISSN号1000-0933
英文摘要干旱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于协调生态系统、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生态承载力、生产承载力和生活承载力,促进三大系统和谐高效运行。以干旱地区塔里木河下游尉犁地区为例,探讨了生态—生产—生活系统承载力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作用的基本特点,选取生态—生产—生活系统承载力的综合测度指标,采用状态空间的理想点法求解出生态—生产—生活系统承载力的理想状态值和实际指数值,综合评估了生态—生产—生活系统承载力的现状情势,进而采用多模型互补对接支持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未来30a塔里木河下游尉犁地区生态—生产—生活承载力变化的总体变化情景。结果认为,在不同生活水平下的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生产—生活承载力目前均处于超载状态,干旱脆弱的生态环境严重制约着生态承载力的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低下限制着生产系统承载力的提升,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低下成为制约生活承载力提高的长期因素,但未来30a生态—生产—生活承载力的整体超载状况将趋于缓解,自2009年起的整体承载力将处于可载状态,居民生活水平有望达到小康标准,到2054年以后在可载状态下居民生活水平有望达到富裕和现代化标准,但尚须做数百年的长期努力。
语种英语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52325]  
专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方创琳,鲍超,张传国. 干旱地区生态—生产—生活承载力变化情势与演变情景分析[J]. 生态学报,2003,23.0(009):1915.
APA 方创琳,鲍超,&张传国.(2003).干旱地区生态—生产—生活承载力变化情势与演变情景分析.生态学报,23.0(009),1915.
MLA 方创琳,et al."干旱地区生态—生产—生活承载力变化情势与演变情景分析".生态学报 23.0.009(2003):1915.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