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植物用水对水文条件的响应——以额济纳三角洲胡杨为例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 作者 | 陆凯; 于静洁; 王平; 李亚飞; 李蓓 |
| 刊名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 |
| 出版日期 | 2017 |
| 卷号 | 15.0期号:1.0页码:88 |
| 关键词 | 干旱区 18O 水文条件 胡杨 水分来源 |
| ISSN号 | 1672-1683 |
| 英文摘要 | 植物用水对水文条件的响应是干旱区生态水文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本研究以额济纳三角洲为研究区,选取水文条件不同的典型河岸带植物胡杨(Populuseuphratica)为研究对象,同步采集其根茎及可能为植物提供水分的土壤并真空抽提水分,同时采集河水和地下水水样,通过D18O分析潜在供水水源(河水、地下水)2土壤水2植物水之间的水分响应关系。研究发现,对于距离过水河道75m(地下水位埋深210m)的胡杨,其主要土壤供水层在110~210m,植物水分有9317%来自河水;而距离过水主河道2km以外(地下水位埋深313m)的胡杨,主要吸收114~312m的土壤层水分,地下水(由河水补给,但在含水层停留时间较长的河水)对胡杨水分的贡献比例达到8010%。可见,胡杨用水策略与模式受其距过水河道远近、地下水位深浅影响明显。 |
| 语种 | 英语 |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52777] ![]()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陆凯,于静洁,王平,等. 干旱区植物用水对水文条件的响应——以额济纳三角洲胡杨为例[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7,15.0(1.0):88. |
| APA | 陆凯,于静洁,王平,李亚飞,&李蓓.(2017).干旱区植物用水对水文条件的响应——以额济纳三角洲胡杨为例.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15.0(1.0),88. |
| MLA | 陆凯,et al."干旱区植物用水对水文条件的响应——以额济纳三角洲胡杨为例".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15.0.1.0(2017):88.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