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评价我国鄱阳湖流域森林生态系统碳动态对植树造林与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Zhou Lei2; Wang Shaoqiang2; Ju Weimin3; Xiong Zhe4; Georg Kindermann1; Chen Jingming3; Shi Hao2
刊名资源与生态学报:英文版
出版日期2013
卷号000期号:1.0页码:11
关键词植树造林 碳平衡 气候变化 区域气候模式 InTEC模型
ISSN号1674-764X
英文摘要20世纪80年代我国鄱阳湖流域实施造林再造林工程,该区域森林面积大幅增加。大规模植物造林可能极大地影响该区域森林碳库与碳收支的变化。因此,气候变化背景下鄱阳湖流域碳平衡对中国碳循环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对于该地区长时间尺度的碳平衡,特别是在未来气候变化和CO2浓度上升的条件下森林生态系统碳源/汇趋势的了解不多。本研究利用过程模型InTEC模型结合区域气候模式(RIEMS2.0)模拟的未来气候资料估算了鄱阳湖流域1981—2050年碳收支情况。1981—2000年,年NPP的快速增加主要归因于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森林土壤有机碳(0-30cm)在植树造林初期每年降低1%。同时该地区森林在过去20年期间从碳源转化为碳汇。2040—2050年森林总碳库相比较2001—2010年增加0.78PgC。基于气候变化和CO2浓度增加(A1B)背景下,鄱阳湖流域NEP趋向于稳定(20—30Tgcy^-1),除了少数年份因为干旱引发了大的碳汇损失。模拟结果同样表明水分是控制该地区NEP年际变化的主要因子而NPP的年际波动主要受到温度的影响。
语种英语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54327]  
专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作者单位1.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pplied Systems Analysis
2.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3.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Earth System Science, Nanjing University
4.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CAS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Zhou Lei,Wang Shaoqiang,Ju Weimin,等. 评价我国鄱阳湖流域森林生态系统碳动态对植树造林与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J]. 资源与生态学报:英文版,2013,000(1.0):11.
APA Zhou Lei.,Wang Shaoqiang.,Ju Weimin.,Xiong Zhe.,Georg Kindermann.,...&Shi Hao.(2013).评价我国鄱阳湖流域森林生态系统碳动态对植树造林与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资源与生态学报:英文版,000(1.0),11.
MLA Zhou Lei,et al."评价我国鄱阳湖流域森林生态系统碳动态对植树造林与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资源与生态学报:英文版 000.1.0(2013):11.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