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300a长江中下游异常丰梅事件变化与洪涝灾害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郑景云; 孙迪; 刘可邦; 郝志新; 张学珍; 葛全胜 |
刊名 | 自然资源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16 |
卷号 | 31期号:12页码:1971 |
ISSN号 | 1000-3037 |
英文摘要 | 2016年6-7月,长江流域发生重大洪涝灾害,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损失。而该时段内梅雨因其强降水过程频繁、持续时间长、雨量集中等特点成为主要致灾因子。论文利用历史文献和观测资料,构建了1736年以来异常丰梅事件年表,分析了其长期变化特征及与El Nino事件的统计关系,并诊断了El Nino造成异常丰梅事件的大气环流背景。结果表明: 1736-2016年间共发生44次异常丰梅事件(含21次特大梅雨事件),其中1900年代、1910年代、1990年代是异常丰梅事件最为频繁的3个时段;与2016年梅雨特征相近的特大梅雨事件有21次。过去300 a间,异常丰梅事件与El Nino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44次异常丰梅事件中37次发生在El Nino的当年或次年;在21次特大梅雨事件中16次伴随El Nino出现。伴随El Nino事件而发生的异常丰梅事件环流特点是中高纬经向环流偏强,我国境内水汽输送通道偏西、偏北,大量水汽滞留在长江流域,并与南下的冷空气交汇,从而形成持续性降水;而在El Nino次年,低纬存在较强且稳定的副热带高压,水汽输送路径偏北,长江中下游水汽输送通量显著增强,更容易导致异常丰梅事件的发生。 |
语种 | 英语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96031] ![]() |
专题 | 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_中文论文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郑景云,孙迪,刘可邦,等. 过去300a长江中下游异常丰梅事件变化与洪涝灾害[J]. 自然资源学报,2016,31(12):1971. |
APA | 郑景云,孙迪,刘可邦,郝志新,张学珍,&葛全胜.(2016).过去300a长江中下游异常丰梅事件变化与洪涝灾害.自然资源学报,31(12),1971. |
MLA | 郑景云,et al."过去300a长江中下游异常丰梅事件变化与洪涝灾害".自然资源学报 31.12(2016):1971.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