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基于dem的黄土塬形态特征分析及发育阶段划分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仝迟鸣1; 周成虎1; 程维明1; 张文杰1; 王娇1; 刘海江2
刊名地理科学进展
出版日期2014
卷号33期号:1页码:42
ISSN号1007-6301
英文摘要基于DEM的地形分析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地貌学研究中,但当前研究以定性或半定量居多,利用各类参数对大面积区域的量化分析研究较少。本文以黄土高原为研究区,利用GIS及DEM地形分析方法,将坡度小于15°的正地貌提取出来,然后利用坡度与起伏度结合分析得到黄土塬顶面,两者相减得到黄土塬坡面,最终提取黄土塬1106个;选取黄土塬核心区的106个样本,分别计算坡面平均坡度、顶面长短轴比、沟壑密度、顶面与底面比、地面裂度5个指标,然后对其分别进行等级划分,计算5个指标的几何平均值,作为评价研究区黄土塬相对年龄的指标;对组合指标(I)进行分析后,将其划分为3级,分别为早期(I<1.74)、中期(1.74≤I<2.12)和晚期(I≥2.12)。研究结果显示,在黄土塬的不同发育阶段,各个形态指标整体上存在差异,各子类型内部也存在发育先后不一致的情况。在对黄土塬各子类型计算发育阶段指数之后发现,从黄土塬、黄土残塬到黄土梁塬,I值逐渐增大。形态指标的有序变化与前人研究所得的黄土地貌发育过程十分一致。
语种英语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10851]  
专题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_中文论文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仝迟鸣,周成虎,程维明,等. 基于dem的黄土塬形态特征分析及发育阶段划分[J]. 地理科学进展,2014,33(1):42.
APA 仝迟鸣,周成虎,程维明,张文杰,王娇,&刘海江.(2014).基于dem的黄土塬形态特征分析及发育阶段划分.地理科学进展,33(1),42.
MLA 仝迟鸣,et al."基于dem的黄土塬形态特征分析及发育阶段划分".地理科学进展 33.1(2014):42.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