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江西香溪流域干湿季交替下底泥氮释放机制及其对流域氮输出的贡献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韩宁; 郝卓; 徐亚娟; 高扬; 于贵瑞
刊名环境科学
出版日期2016
卷号37期号:2页码:534
ISSN号0250-3301
英文摘要本研究通过对江西千烟洲香溪流域的氮输出进行长期监测,并对该流域内的底泥进行基于正交试验的氮释放规律模拟研究,评估干湿季节交替下底泥氮释放对流域氮输出的贡献. 结果表明:①流域底泥在静态下TN释放速率最大值为36 mg·(m~2·d)~(-1),且随着时间的延续释放速率不断变小; ②对底泥氮释放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温度>扰动>pH,如将扰动视为误差项,温度和pH对底泥氮释放的影响均为极显著; ③ TN释放速率与温度成正比例关系,随着温度升高,释放速率增大; 酸性和碱性条件均能促进底泥氮释放,且酸性条件的促进作用更强; ④流域底泥TN和有效氮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 414.7~899.6mg·kg~(-1)和17.5~58.9 mg·kg~(-1),有效氮占TN的质量分数为3%~10%; ⑤流域在旱季TN输出浓度范围为0.58~2.40mg·L~(-1),在雨季TN输出浓度范围为1.73~4.87 mg·L~(-1); 流域底泥的氮释放通量约为106.34kg·a~(-1),流域氮输出总量为864.15 kg·a~(-1),底泥的氮释放对流域水体氮输出的贡献率约为12.31%,底泥氮释放对流域水体富营养化的贡献应引起重视.
语种英语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76078]  
专题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生态系统研究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_CERN水分分中心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韩宁,郝卓,徐亚娟,等. 江西香溪流域干湿季交替下底泥氮释放机制及其对流域氮输出的贡献[J]. 环境科学,2016,37(2):534.
APA 韩宁,郝卓,徐亚娟,高扬,&于贵瑞.(2016).江西香溪流域干湿季交替下底泥氮释放机制及其对流域氮输出的贡献.环境科学,37(2),534.
MLA 韩宁,et al."江西香溪流域干湿季交替下底泥氮释放机制及其对流域氮输出的贡献".环境科学 37.2(2016):534.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