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冻融循环期高寒草原典型物种紫花针茅氮吸收策略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庞博3,4,5; 洪江涛4,5; 马星星2; 秦小静1; 王小丹4,5
刊名生态学报
出版日期2022-10-10
期号03页码:9
关键词氮偏好 硝态氮 铵态氮 冻土 冻结期 融化期
ISSN号1000-0933
英文摘要

氮(N)是高山和极地生态系统重要的限制性生长因子。目前对冻土区植物N利用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完全融化期,而冻融循环期植物N吸收策略仍存在不确定性。以高寒紫花针茅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冻结期(晚秋)和融化期(早春)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分析植物对(~(15)NH_4)_2SO_4和Na~(15)NO_3的吸收量与偏好动态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冻结期紫花针茅冠层生长已停滞,融化期冠层尚未返青,但根系和立枯均可以吸收同化~(15)N,具备吸收养分的需求。融化期紫花针茅~(15)N在标记21天后~(15)N-NH_4~+和~(15)N-NO_3~-的总回收率分别为4.44%和6.91%,而冻结期紫花针茅在~(15)N标记21天后~(15)N-NH_4~+和~(15)N-NO_3~-的总回收率分别为8.65%和3.55%。融化前期紫花针茅总~(15)N回收率整体表现为~(15)N-NH_4~+高于~(15)N-NO_3~-,而融化后期~(15)N-NH_4~+和~(15)N-NO_3~-回收率差异不显著或~(15)N-NO_3~-略高。冻结期全程紫花针茅~(15)N-NH_4~+回收率均高于~(15)N-NO_3~-回收率。研究补充了高寒冻土区植物在非生长季的养分吸收数据,为全面理解冻土区植物N营养策略及其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科学依据。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56821]  
专题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通讯作者洪江涛
作者单位1.河南理工大学
2.山西师范大学;
3.中国科学院大学;
4.申扎高寒草原与湿地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
5.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庞博,洪江涛,马星星,等. 冻融循环期高寒草原典型物种紫花针茅氮吸收策略[J]. 生态学报,2022(03):9.
APA 庞博,洪江涛,马星星,秦小静,&王小丹.(2022).冻融循环期高寒草原典型物种紫花针茅氮吸收策略.生态学报(03),9.
MLA 庞博,et al."冻融循环期高寒草原典型物种紫花针茅氮吸收策略".生态学报 .03(2022):9.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