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植物群落生产力由东向西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素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王晓濛; 侯继华; 何念鹏 |
刊名 | 生态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22-11-04 |
卷号 | N/A期号:06页码:13 |
关键词 | 中国东西样带 植物群落 生产力 生物量 二氧化碳分压 |
英文摘要 | 植物群落生产力是表征植物群落光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参数,是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研究沿中国东西样带(WETC)的水热梯度对植物群落展开野外调查,并基于调查数据计算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AGB)及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NPP),结合环境因子对我国植物群落生产力的东西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探讨。中国东西样带(WETC)沿30°N设置,水热梯度明显,具有良好的植被、气候等环境因素的过渡特征。在该样带上,ANPP和AGB均具有明显的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分布特征,并且其空间分布特征能够较好地被环境因子所解释;具体关系为:ANPP、AGB和年降水(MAP)、生长季温度(T_(gs))、CO_2分压(P_(CO_2))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太阳辐射(SRAD)、风速(WS)、pH为显著负相关关系。由于青藏高原特殊环境的影响,在该样带上除了MAP和T_(gs)外,P_(CO_2)也成为影响ANPP和AGB空间分布格局的重要因子,该结论为未来研究高海拔地区群落生产力的响应机制提供了新的启示。综上所述,中国东西样带(WETC)具有良好的样带潜质,未来可能与中国东北样带(NECT)、中国东部南北样带(NSTEC)共同构成我国新的样带调查体系,为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关系的研究提供一个更加完善的野外平台。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86545] ![]() |
专题 | 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_中文论文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2.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 3.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生态系统过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4.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王晓濛,侯继华,何念鹏. 中国植物群落生产力由东向西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素[J]. 生态学报,2022,N/A(06):13. |
APA | 王晓濛,侯继华,&何念鹏.(2022).中国植物群落生产力由东向西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素.生态学报,N/A(06),13. |
MLA | 王晓濛,et al."中国植物群落生产力由东向西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素".生态学报 N/A.06(2022):13.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