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态承载力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杜文鹏
答辩日期2022-06
文献子类学术型学位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导师封志明 ; 闫慧敏
关键词生态承载力 生态资源供给与消耗关系 自给自足程度 对外依存度 一带一路
学位名称博士
学位专业自然资源学
英文摘要“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在新时期提出的通过构建全球贸易网络来推动沿线国家之间经济合作的重要倡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具有生态环境脆弱与经济欠发达的双重特征,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研究来揭示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有助于为实现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中经济发展与生态 保护的“双赢”目标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面向国际贸易背景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评价的需求,基于生态资源供给与消耗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构建了一套能够反映生态系统承载机制、生态资源流动性特征和生态保护阈值的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体系。本研究所构建的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体系通过比较生态资源供给水平、生态资源开发强度和生态资源需求强度之间的关系,能够从生态资源自给自足程度、生态资源对外依存度和生态承载压力三个维度评估区域生态承载力,既能体现区域生态资源本底的承载能力,又能反映生态资源流动对区域生态承载力的影响。基于构建的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体系,本文开展了2000-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态承载力研究——揭示了沿线国家生态承载力时空演变格局并将沿线国家划分为不同生态承载力类型区。结合生态承载力类型区基本特征总结出不同生态承载力类型区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具有生态承载力类型区针对性的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策略。主要结果如下: (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态承载力三维评价结果表明:2000-2018年, “一带一路”全域生态资源能够自给自足、生态系统处于盈余状态、但需要依赖进口生态资源满足社会系统需求。生态资源禀赋特征是沿线国家生态承载力空间分布格局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生态资源自给自足国家、生态产品净出口国或生态盈余国家主要分布在生态资源充裕的中东欧和东南亚地区;而生态资源无法自给自足国家、生态产品净进口国和生态超载国家主要分布在生态资源匮乏的西亚/中东和南亚地区。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使得社会系统对生态资源需求 量显著增加,进而导致沿线 60%国家生态资源自给自足程度显著下降、生态承载压力显著增加;同时,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使沿线国家有更多资金用于进口生态资 源,进而导致 50%沿线国家生态资源对外依存度显著增加。 (2)根据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态承载力三维评价结果,可将沿线国家划分为五种生态承载力类型区:“自给自足-净进口-盈余”和“自给自足净出口-盈余”型国家主要分布在中东欧和东南亚地区,其共同特征是生态资源充裕;“无法自给自足-净进口-盈余”型国家主要分布在西亚/中东地区,“无法自 给自足-净进口-超载”型国家主要分布在南亚地区,其共同特征是生态资源匮乏。 较“自给自足-净进口-盈余”型国家相比,“自给自足-净出口-盈余”型国家更懂得将生态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无法自给自足-净进口-超载”型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无法自给自足-净进口-盈余”型国家,无法通过进口生态资源改变生态系统超载状态。只有捷克属于“自给自足-净出口-超载”型国家,过度出口生态资源使其生态系统处于超载状态。 (3)“一带一路”沿线不同生态承载力类型区国家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不同:“自给自足-净进口-盈余”型国家面临着全球贸易萎缩情景下进口生态资源量无法保障社会需求的问题;“自给自足-净出口-盈余”型国家生态资源出口规模扩大将会带来生态超载风险;“自给自足-净出口-超载”型国家已经面临着过度出口生态资源导致其生态超载的问题;“无法自给自足-净进口-盈余”型国家 面临着贸易萎缩带来的进口生态资源量无法同时维持生态系统可持续性与社会 需求水平的问题;“无法自给自足-净进口-超载”型国家面临着当前生态资源进口 规模无法解决生态资源供需矛盾和贸易萎缩导致生态超载程度加重的双重问题。 (4)由于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存在差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策略:“自给自足-净进口-盈余”型国家需要通过拓宽生态资源进口渠道和提高生态资源贸易储量来防范贸易萎缩给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带来的威胁;“自给自足-净出口-盈余”型国家需要按照生态资源可持续供给阈值来限定生态资源开发强度与出口规模,确保生态系统维持盈余状态;“自给自足-净出口-超载”型国家需要降低生态资源出口规模,使其向“自给自足-净出口-盈余”型国家转变;“无法自给自足-净进口-盈余”型国家需要通过拓宽生态资源进口渠道和提高生态资源重复利用率来兼顾生态保护与社会福祉;“无法自给自足-净进口-超载”型国家需要从打破贸易壁垒、提高生态资源利用效率、加速资源代谢转型入手提高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
学科主题自然资源学
语种中文
页码179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86886]  
专题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研究生部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杜文鹏.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态承载力研究[D].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2.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