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创新网络演化与郑洛西创新走廊培育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李丹丹; 马海涛; 苗长虹 |
刊名 | 中国科学院院刊
![]() |
出版日期 | 2022-12-20 |
卷号 | 37期号:12页码:1807-1818 |
关键词 | 技术转移 创新网络 创新走廊 黄河流域 郑洛西 |
英文摘要 | 创新网络建设及创新走廊培育是实现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1987—2018年专利转让数据,文章分析了黄河流域不同尺度下技术转移网络的时空演变,并提出郑州—洛阳—西安(以下简称“郑洛西”)创新走廊的培育对策。研究发现,流域内技术转移由跨省转移为主转向省内转移为主,省会城市是主要的技术来源地;技术转出网络以西安为主要源地,郑州、青岛、济南等为次要源地;区外技术源地主要位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西安、济南、青岛等高能级城市成为主要的技术承接地。研究认为,流域跨省创新网络建设方面应着力构建郑洛西创新走廊,实现不同城市产业技术优势和技术需求的匹配协同,推动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建设,进而加快黄河流域创新驱动发展进程。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87697] ![]() |
专题 | 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_中文论文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3.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暨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李丹丹,马海涛,苗长虹. 黄河流域创新网络演化与郑洛西创新走廊培育研究[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37(12):1807-1818. |
APA | 李丹丹,马海涛,&苗长虹.(2022).黄河流域创新网络演化与郑洛西创新走廊培育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刊,37(12),1807-1818. |
MLA | 李丹丹,et al."黄河流域创新网络演化与郑洛西创新走廊培育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刊 37.12(2022):1807-1818.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